直啼笑皆非,在通讯软件上似笑非笑地给沈琼宁发消息:“这个报纸发的新闻也值得后续跟踪采访?”
“给你发的时候只不过是顺手申请,反正今天事情不多,找个事做也好。”沈琼宁的消息很快回了过来,连着两条在对话框里乱闪,“不过现在似乎真的有了跟踪报道的意义——你看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作为新闻人,公众关注的当然也就是媒体该关注的,何砚刷进热门话题看了一圈,没发现什么跟新闻有关的话题,正想退出来,沈琼宁的消息适时跟了过来:“哦忘了说,你看#电视媒体圈利益牵扯#那个话题。”
这个话题在蛮靠前的位置,何砚依言点开,一条颇具煽动力的长博客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从明脑液的假广告入手,开扒其所谓平民代言人的来头,进而指责起《第一步》的节目制作组利欲熏心,对于自己的节目嘉宾乱接广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显是拿了回扣的利益共同体,进而开始搞起了影视媒体圈的一滩深水,内容颇多,何砚花了好几分钟才看完。
整篇文章的内容结构非常讲究,尽是一些看上去是猛料的模糊事件与道听途说,可信度很低,但胜在言之凿凿,看上去说服力极强。这条热搜下聚集了大量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各个义愤填膺,义务地当起了话题的免费传播者,将原本引发事件的明脑液广告都抛弃到一边,专心致志地开始了一场对电视媒体界的指指点点冷嘲热讽。
这也怪平日里这个行业常出没于人前又保持着颇高的神秘性,人们对这样的事物总是新存好奇,并且毫不介意填补上自己最恶意的揣测上去。不管怎么说,放任它在这里继续大张旗鼓地将错误消息传递下去的确不太好,何砚点点鼠标通过了沈琼宁的这份申请书,将批复发还给她时顺口问:“什么时候去采访?”
“下午就去。”沈琼宁看了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正好没什么特别要紧的稿子。”
“行。你和谁一组去?”何砚浏览了下自己这边今天提交上的任务表,善意地提醒她,“杨静芸今天下午有外景采访要出,你是另外找个人和你一组还是自己去?”
“我自己去。”沈琼宁痛快地回了一句,眯起眼笑了一下。
“怎么说那里以前也算是我的地盘。”
——
时隔一月有余,再次占到朝华电视台门口的时候,沈琼宁觉得感慨万分。这里的绿化做得还是非常糟糕与糟心,发白的天空颜色也依然没什么变化,进进出出的人照样打扮得像模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