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看这边有什么买卖可以做。不瞒太子殿下,说起黄家,京城里的人大多数人都觉得是世家大族,总该不缺钱花,可但凡是大族,谁家里不是一摊子人,麻烦事儿也多,这一年两年的下来,渐渐地入不敷出,眼下都靠着老底子撑着,要是再不想办法,过几年都该喝西北风了……”
原来黄家二郎是打算管理府中庶务的,倒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徐庚脸上露出真情实意的笑容,“谁说不是呢,要不是朝中缺钱,我也不会赶着这春寒料峭的时候出京了。朝中总有些迂腐的老古板,张口闭口就是圣人之语,说什么不能与民争利,好像这钱朝廷不去挣就能落到普通老百姓手里了似的。国库若是空虚,什么事都没法做了,别的不说,军饷第一个就要受影响,总不能让那些出生入死的士兵们寒了心。”
黄家二郎笑道:“殿下说得对,正所谓国富民强,若国库不充盈,咱们大梁朝还谈什么盛世气度。不过,那些成天在朝上反对得要死要活的也不一定都是老古板,说不好里头藏着些什么人呢。”他到底年纪轻,心里想到什么就直说了,换了朝中的老油条,是绝对不会开这种口的。
徐庚立刻就明白了他这话的潜在含意,顿时觉得这黄家二郎十分有意思,虽说他心里对这黄家二郎有些顾忌,可方才进屋到现在也不见小三郎跟他们兄弟俩有什么特别亲近的地方,徐庚的心里就舒坦多了。仔细想想,他手底下还真缺这样的人——总不能每次有赚钱的差事儿都自己亲自出面吧。
于是徐庚点头笑笑,若有深意地道:“二郎倒是看得透彻。”
辛一来见他对黄家二郎颇有好感,赶紧趁机把帮腔道:“这孩子虽然读书不怎么出众,脑子却机灵,处事也圆滑,就是年纪小了点。不过年轻又年轻的好处,比我们这些老头子有进取心,也有冲劲儿。”
说实话,他眼下带的就是一群孩子兵,最大的瑞禾也才十八岁出头,胡长锦跟他差不多,徐庚过了年勉强能说是十六岁,就更不用说瑞昌和玳珍了。虽说这几个孩子都挺聪明稳重,可年纪轻了到底经验不足,辛一来就算有什么事儿也不敢轻易托付,以至于他现在忙得一个脑袋两个大。
徐庚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顺杆而上,“若是二郎不嫌弃,不如暂且在我詹事府做事?先前瑞禾也是詹事府做过一段,只是他要准备春闱,年后才回了府。他一走,我就忙得焦头烂额的,到处找人帮忙。旁人倒是也有举荐的,可我实在放心不下,二郎是辛先生的侄子,自然不同寻常。”
黄家二郎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徐庚招揽,顿时呆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