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珪的奸计,给他以喘息之机啊!”
“朕怎么做,还用姚大人来教吗?哼!上次见魏军势大,竟然借道魏军,让其差点攻入我国腹地,这个账朕还没有与姚兴算,现在见朕军势大,却又跑来怂恿朕了,朕看姚兴的安稳日子是过够了,回去告诉他,向朕称臣纳贡,不然说不定那天,朕的大军就杀到长安去了”
路强的脸翻的真比翻书还快了。
姚绪呆了一下,随即冷汗就冒了出来,他很清楚,就晋军目前的实力来说,这种情况真的是有可能发生的。
如今路强的心腹爱将赵伦文陈兵十万于荆襄,随时都可能杀过大江,北边路强亲自统军,加上边关的兵力,总兵力也不下十万,如果一南一北同时夹击秦国,那后果可真就是不堪设想了。
“陛、陛下息怒,外、外臣这就回去与我主商议”
姚绪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怎么就不知道晋、魏要结亲的事?如果早知道是这样,也不会来讨没趣了。
向路强施礼之后,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回去与姚兴商议路强的无理要求,以及晋朝会不会真的出兵长安?
如果按照路强之前的设想,打败拓跋珪之后,确实是要收拾姚兴,不过听了王镇恶的建议后,他临时改变主意了。计划永远是没有变化快的。
如今秦国君臣还没有察觉,他们国家很多商品都来自江南,他们的货币也渐渐开始使用晋国的货币。
倒也不是秦国无人,只不过路强以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在一点点控制着秦国的经济命脉,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还没有严重到足够引起秦国君臣的重视。
所以秦国已是路强的囊中之物,不过是个早晚问题而已。
而相比秦国,不论是魏国还是高句丽,显然那才是路强的心腹之患。
各部族派来的使者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显然这些部族还有些犹豫不定,对这些两面三刀的家伙,路强即没刻意招揽,也没有距人与千里之外。
许了些空头支票和好处后,就让他们回去,并邀请这些部族的头人去洛阳坐客。
其实这些部族使者也知道,拓跋珪还有一战之力,现在确实不宜和晋朝走的太近,现在来见面,只是先混个脸熟,日后有起事来,也不至于太生分。
数日后,就在路强准备返回洛阳的时候,高句丽的使者终于到了。来的是高谈德的侄子高武,是高谈德比较亲信的族人。
高句丽的人,还用不着路强亲自接见,王镇恶就招见了他,按路强的话说,这都有点抬举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