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我老头子照着您吩咐的章程办理就是!”
“青帮兄弟虽说是街面上求活、浑水里淌路。可也明白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易家长辈曾对我青帮先人有大恩义,青帮兄弟从来都是谨记在心!明儿场面上的事由。易先生您只管支派就是!”
笑容可掬地朝着站在自己对面、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的段爷微微一拱手,易先生的话音里更多添了三分和气:“段爷,这些天已然是偏劳了您在四九城中奔走忙活。我这儿借一句街面上的俗话——三十六拜就剩下明儿最后那一哆嗦,这时候可是不敢软了腰眼窝、松了磕膝盖?”
强自挤出了一脸笑模样,段爷方才抬头朝着微笑着看着自己的易先生一抱拳:“易先生交代下来的事由,我姓段的已然是豁出去这二百多斤的身板儿在这儿操持。也都不为旁的,就为了得着易先生点个头儿,我也就自当是功德圆满了!您放心,这三天场面上的事由,不论是谁输谁赢。我姓段的手底下能在人前露脸、报号的巡警局弟兄一准儿都能稳住了当时场面!只不过。。。。。。。易先生,这朝前数算过去几天,我可是当真。。。。。。。。”
抬手止住了段爷的话头,易先生回手在自个儿心口轻轻一拍:“段爷,叫您为难遭窄的那些事儿,不光我记在心里,那就是我们家老爷也都提过了好几回!我这儿背着我家老爷瞎传一句我听墙根儿听来的半截子话——世道虽说乱、人心更要齐!使了大力气、下了苦功夫的人,自然是不能叫人家落个没下场!可偷奸耍滑、两面三刀的主儿。。。。。。。四九城虽大,到底却是不藏奸人!”
耳听着易先生这话出口,段爷一双小眼睛顿时变得贼亮:“这话。。。。。。是易老爷赏下的?”
“我方才可不都说了么?这话就是我听墙根听来的半截子话茬,谁说的可也真不敢说准了!您诸位也都知道,我在老爷书房外面伺候了多少年,岁数也都真不小了,没准是听差了也说不好。。。。。。”(未完待续。。)
ps: 注1:足称加三,通常为北方佃农在秋收时交足了议定的租子之后,自愿在丰年格外加上三成以内分量的各色粮食,以此向地主表达感谢与恭顺。但不少恶霸地主以此成例,强迫佃农不论年景、收成如何,必须多交三成粮食。
在不少传统文学作品中,也多对此现象有过详尽描述——租种某某地主的地,秋收足称加三的租子,逢年过节还得上门磕富贵头、行长寿礼!知道的那是某某地主家,不知道的还当是皇上驾临呢。。。。。。。
注2:央告禀帖,通常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