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向不苟言笑的王氏难得开腔道:“东家夫人,我那间厢房腾出来让给李夫子住吧,我和刘氏两人住一间,平日里也热闹些!”
李氏边上站着的小姑娘,一早便和美人勾搭上了,听了这看着有些凶的婶婶的话,抱着美人上前甜甜地说道:“谢谢婶婶,我晚上让我娘给你做桂花糕吃!”
刘氏见她仰着脸,伸出手,想捏捏她的小脸蛋,到了脸旁微微往后一挪,摸着小茂林的羊角辫,微咧着嘴道:“不用你娘做,我给你做!”
********
公瑾女学馆在三月初三正式开学,招收的女学生有三十人,虽然好奇的人有很多,但是最后愿意以一月一两的束脩送女孩子来读书的人家究竟还是不多的,更多的人还是采取一种观望态度。
这些女孩子从六岁到十二岁不等,有些也识了些字,年纪大点的女学生一手绣活也是堪堪能拿的出手的。但是因为都没有系统的传授,所以有许多不好的习惯,张木决定给她们分成两个年级,6岁到9岁的女孩子在乙级,10岁到12岁的女孩子在甲级。上午念书习字、学习礼仪,下午学习绣活、厨艺,两个班轮换着上课。教导绣活的是通台县如意绣坊出来的苏娘子,早年一副富贵牡丹图卖出八百两的天价,在通台县一向颇负盛名,苏娘子是守望门寡的,只是这些年也颇积攒了一些家私,在柳叶巷不远的玲珑巷有一处独门独户的一进小院落,里头还有个小丫头帮忙伺候着起居。
正式教授课程以后,张木和丁二娘都忙了起来,张木绣活、大字、厨艺都会一点,女夫子们教导的时候,她也常常去搭把手。
因着课业都比较少,刘婶子和王嬷嬷常常一起上厨艺课,绣活课王嬷嬷、李娘子若是没课也会去搭把手。女学馆里每日都热闹得很,几位寡居的娘子,刘婶子一日晚饭时大伙正围着桌子吃饭时,忽地叹道:“这日子可比往常有趣味多了,这才像人过的日子啊!”
一桌子的几位娘子都沉默了,可不是,作为守寡的女子,每日里可不都得小心翼翼地守着门户,既要担忧外头的嚼舍妇人,又要担忧着无良的浪荡子,不敢行差踏错一步,哪有在学馆里这般热闹过活。
丁二娘用筷子敲着桌子道:“行咯,行咯,各位老姐姐妹妹们可别伤怀了,以后这日子啊,总会越过越好的!”
王嬷嬷瞅着丁二娘叮叮响的筷子,默默地说了句:“食不言,寝不语,东家太太的筷子得息声。”
一桌子的娘子们便见丁二娘被王嬷嬷的突然发难惊得尴尬地掉了筷子,只见“倏”地一下子,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