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鞑靼人的兴奋和激动。此时的宣府城池之中,从上到下。所有的人却都是一副凝重而紧张的神情,因为他们知道。鞑靼人的大军马上就要了,而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城防兵马。
前方是固原城,后边是居庸关,左右是倒马关和紫荆关,甚至在固原城的外围,还有一道固关,但是所有的这一切,诚然都在拱卫着宣府,但是却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些所有关口和城池之中的兵马加起来也不到两万人,这点人马如何能够抵挡鞑靼人的五六万的军兵?更何况,现在他们还面临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此时大同府的总兵杨一清正在率众和安化王做战,短时间内,压根就不可能出兵来救援他们,所以,他们只能依靠自己了。
当然了。这个时候,朱厚照也并非是没有别的选择,他其实可以弃城而去,直接原路返回京城的。可是,他既然从京城逃出来了,就绝对没有再原路返回的可能性。因为那样的话,会让他颜面丢尽。那是他万万没法承受的结果。那么,不能原路返回。起码可以向京城求援,调遣京军来救援啊。但是,这一招同样没法施行,先不说京军负责守卫京城,轻易不能调动,就说这些京城的老爷兵,在京城里养了那么多年,现在要他们来对付鞑靼人,与其说是来做战,倒不如说是送死,何况,他如果这样做了,到时候必然还是要遭到杨廷和那般老家伙的嘲笑,这也是他万万不想看到的,所以,这个时候他打定主意要坚守下去,他就偏不去京城求援,他就是要凭借这一万多人,坚持到杨一清来救援的时候,到时候他一定要打一个漂亮仗,打一个扬眉吐气的仗,他要让那些老家伙们好好看看,到底是自己没有能力,还是他们看走了眼!
一队队的军兵,全副武装,在城头巡防着,警惕地注视着远方,已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大炮也已经就位,弓箭手和火铳队也都准备停当,甚至滚木礌石和一桶桶的桐油都堆在城头,总之,此时的城中,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剩下的就看那些鞑靼人怎么来攻了。
朱厚照有自信,也有决心顶住压力,守住城池。
风猎猎,朱厚照沿着城头巡视了一番之后,随即走下城头,接着就急匆匆地向着宣府衙门的后院行去了。
此时的县衙后院之中,却是坐满了人,细看时,才发现那些人不是别人,正是宣府守军的所有中高层将领,其中甚至还有一些监军太监夹杂其中,这些人,此刻都手握纸笔,正襟危坐着,他们所要等待的人,自然就是朱厚照了。
而朱厚照也不含糊,见到人都到齐了,当下也不让那些人跪拜,只是疾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