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杨贤妃成功地扶为继后之后,作为杜皇后亲信的“某人”自然便变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届时,她与王氏便可顺利将她驱逐出谢家,随意报复了。
真是可惜了,前世那么会投机的千金大长公主,此世居然一开始便看走了眼。仔细想想,也真是可笑得很。那时候为了巴结武皇后,她甚至不惜没脸没皮地拜身为晚辈的武氏为义母。不但给武氏进献男宠,曲意逢迎,最后居然放弃了“李”姓,转而姓了“武”,简直就是整个宗室的耻辱!
一步错,步步错。她得了圣人厌恶,武贵妃这种聪明人自然不想与她来往。于是,她不得不投了杨贤妃。为了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想来便定会有许多动作,劝诱谢家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若是武贵妃知道了这些,日后自会慢慢地收拾她。要知道,这一位素来是小心眼,记仇得很。
想到此,她又不免望向跪在内命妇前头的武贵妃与杨贤妃。虽说二人都是同一品级,但武贵妃执掌宫务,跪的草垫比杨贤妃略靠前些,这也足可证明她如今的地位。杨贤妃心中便是再不满,也不敢在杜皇后灵前发作。许是心里怨恨,她哭得越发肝肠寸断,竟还哭喊着“随着去”之类的话,简直教人叹为观止。
武贵妃则内敛许多,丝毫不受杨贤妃唱作俱佳的影响,只是按照礼仪默默地垂泪。这般情状,反倒显得更真实几分。
内外命妇们瞧在眼里,心中自然各有判断,对于两位宫妃的地位、性情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想来,只要稍稍睿智一些,便知道自己家该作何打算。只是“皇长子”与“无子”这两样,到底还是迷惑了不少人的眼睛。连嫔妃们都隐约分成了两派,更别提外命妇中居然还有人感叹杨贤妃“情意真挚”了。
按照礼仪起、跪、哭,整整折腾了数个时辰之后,内命妇与外命妇们才得以歇息。各家内眷扶着自家颤颤巍巍的长辈,疲惫不堪地来到一旁的偏殿之中。宫婢们已经安排好了她们的坐席与食案,上头摆着些素菜与清粥、羹汤等。众人便默默地进了些食物,略饮了浆水,这才觉得精神略微恢复了些。
不多时,便又有太医署派了医女前来诊治。有些年纪大的命妇,还得了武贵妃命宫人特意熬制的参汤。自然,称赞这位贵妃殿下不仅将宫务打理得很妥当,且为人也细心周到的官眷们亦是越来越多。
李暇玉心中冷笑一声,面上丝毫不露端倪。杨贤妃演得精疲力竭,却远远落了下乘。而武贵妃只需要吩咐几句,派了医女过来,让人熬了参汤,便已是树立了能够“母仪天下”的贤后形象。孰高孰低,自不必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