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热闹一些。此外,臣以为,真定大长公主倒是更适合坐镇宫中。”
“阿舅说得是,倒是朕想岔了。真定姑母辈分高,性情刚毅,确实最适合。”说罢,圣人亲自将长孙无忌送出去。回首瞧见守卫在两仪殿外的千牛卫们,他索性将当值的崔澹唤过来,让他即刻与谢琰换防,回府去接真定大长公主入宫。
待谢琰过来之后,圣人将他带到两仪殿内,又让宫人们都下去,方略作沉吟,道:“谢爱卿,最近前朝颇有些不安份,朕觉得似是有异。你手底下应当也有些能用之人了,不妨让他们仔细打探一番,看看是否有人趁着这个机会串联起来。”
谢琰躬身行礼,却并未领命,而是不卑不亢地答道:“陛下,臣的职责是收集大唐疆域内外异族的消息,以备不时之需。臣的目标是高句丽,是吐蕃,是突厥,是薛延陀,是回纥,是靺鞨,甚至吐谷浑、百济、新罗,唯独并非忠心耿耿的大唐臣民。”
“……”年轻的帝皇脸色微沉,目光变得越发冷淡。他打量着眼前这位一手提拔起来的爱臣,犹如是第一次见到他一般:“他们或许并非什么忠心耿耿之人,而是图谋不轨之辈。”
“恕臣难以遵命。”谢琰双膝跪了下来,郑重地行礼道,“言官不以言获罪,且他们并非臣的职责范围。”
“……”殿内倏然陷入了沉寂之中,仿佛有种奇异的冰冷之意正在蔓延。
“不过。”谢琰抬起首,勾起嘴角,仿佛一无所知一般,打破了这种异样的沉寂,“臣的属下不能做的事,臣的部曲或许能做。就当是臣觉得好奇,私下为陛下打听的罢。”
圣人抬起眉,忽而大笑起来,亲自将他扶起来:“不愧是谢爱卿,方才确实是朕难为你了。你说得是,此事原不该让你去做,不属于职责范围之内的便不能伸手。朕不该怪你秉公直言,倒是该重重赏你才是。你说说,想要什么?”
谢琰几乎未加思索,便回道:“那臣替内子要几日休沐罢。她……她刚诊出喜脉,身子有些不适,观主让她歇息几日。”
圣人怔了怔,笑着摇摇首:“说是重赏,你却与朕讨要休沐,白白浪费了机会。也罢,朕准了,让她好生歇息。令娘有姑母、姑祖母们陪着,应当无妨。你们夫妇两个,确实是难得之极……若非如此难得,朕与梓童也不会单单瞧中你们了……”
他叹息了一声,而后便又带着谢琰去了安仁殿。
作者有话要说: 唐朝是群相,也就是一群宰相,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都是宰相,还有封“同中书门下三品”,也是宰相→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