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地合上了门。
解出例题以后,杨英杰充满热情地做起了相关题型。
因为意识到了这几题都是根据新学的知识点出的题,思考时他有意识地套用起了勾股定理,很顺利地完成了好几道题目。但在最后一道题时他遭遇了滑铁卢。
这题求的是四边形的面积,他怎么想都想不出怎么用到勾股定理,于是求助地看向老师。
“没有叁角形,我们就自己构造叁角形。你现在有什么思路吗?”
“连结AC,可以吗?”
“你试试看吧。”
杨英杰尝试着连结了AC,没能解出来。
“不一定要连结AC嘛,不能把线和线连起来吗?”
“对哦!”杨英杰顿感醍醐灌顶,“延长AB、DC交于点F……”
费了点功夫,杨英杰解开了这道题。
“你觉得这题怎么样?”
“感觉有点麻烦,但也能接受。”
“可以简单一点哦,你要不要换别的线试试?”
“延长AD、BC交于点E?这样也可以吗?”杨英杰半信半疑地试了试,没想到换了交点,解题步骤竟精简了不少。
“老师,你也太厉害了吧!”杨英杰崇拜地看着老师。
“平时做题如果有多余的时间,你也多试试别的解法,这样久了容易打开解题思路,”棠卿边说边把书本往下翻,“我们来接着讲第二个知识点吧。”
上着自习课的棠姝也在给同桌讲题。
“你从哪里开始不懂?”翻着答案,棠姝问。
“这里,”同桌指着答案上的等式,“从这里开始没懂,这两个怎么会相等啊?”
“因为这条是梯形的中位线,然后这个点是这条线的中点,所以这两条一样长。”棠姝对着图形比划。
“我懂了!那这个DG是什么啊?我怎么都找不到。”
“这是辅助线,答案上面没有画出来,我们自己画就可以了。延长BA、CD交于点G……”
“但是为什么要画辅助线啊?”
“题目不是说了吗?这条AD是另一个图形的中位线啊,那不就是叁角形的中位线吗?”
“懂了懂了,原来这么简单啊。”
“就是说啊。”
正说着,数学老师进了教室。
“来大家停一下啊,”教室安静下来,“考完这份试卷我们就下课。”
“啊?这么突然?”、“不要啊——”、“我想上厕所”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教室里又热闹起来。
“再吵就再考一张!”教室瞬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