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已经关门”的猜测,实在是好了许多。锦绣也只能自我安慰,但积压多年的仇恨已经被勾了起来,她仰头瞧着琳琅,咬牙道:“少夫人,我想报仇!”
“要报仇我不拦着,但是,得等时机。”
锦绣当即道:“少夫人放心,锦绣晓得其中厉害,绝不会叫你和夫人为难!”虽然满腔愤恨,锦绣却也不敢当即动手,毕竟琳琅刚嫁进来根基不稳,双雁是二夫人身边的人,二房又深受老夫人偏疼,要是闹出什么事来可就不好收拾了。何况徐家以军功传家,府里的暗卫不知藏了多少,锦绣纵然会些功夫,想要在府里动手却也难比登天,说不得,还得静候时机。
而没等时机到来,江南那头却传来了消息——朱镛拥兵自立,谋反了!
☆、77|77
朱家拥兵谋反的事如同往平静的湖面中扔了一方巨石,登时激起极大的波澜。朱镛任三州节度使,其影响力却不止辖内三州,皇帝上回没敢动他,也是忌惮其势力,想要慢慢铲除,谁知道时隔一个多月,朱镛竟然就按捺不住了?
如今京城虽然平安,各处的山匪流民却闹得很凶,朱家暗中布置许久,起兵后的四五天内连克数城,消息传开后各处的山匪大多蠢蠢欲动,当地驻军又弹压不住,奏报便如雪片般飞到了皇帝案前。皇帝少见的在御书房待了整日整夜,然而面对摞成小山的奏折,却是一片茫然——
朱镛不是很积极的为他搜罗木材,忠心耿耿吗?前段时间魏家的事情牵连出朱镛时,皇帝虽起了疑心,然而朱家如今尾大不掉,岂是轻易能控制得住的?如今他竟然明目张胆的造反了,怎么办?
朝中枢密使、右相、新的兵部尚书等一堆人被召入宫中议事,事情最初还捂着,到后来传开,一时间人心惶惶。
而在徐府,琳琅得知这个消息时,已经是朱家起兵的十几天之后了。
这段时间因为胡氏病重,琳琅和徐湘都乖乖的在府里待着,根本不曾出府。消息自朝堂传出,徐府中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楚寒衣,这等要事她自然不会跟琳琅说,而是匆匆出府一趟,回来便给徐奉先传了信——当然徐奉先必定有其他渠道更早得到消息,只是楚寒衣的内容更全罢了。
而在琳琅这里,得知朱镛谋反的消息时自然是惊住了。朱家谋反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但是这时间……也太提前了吧!
前世朱家动手可是在三年之后啊,如今他们提前动手……江南那边的局势难道是稳住了?也就是说……秦家应该已经被朱家拉拢过去了?而徐家这边,这半年中应该未必有多周全的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