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代都差不多。
如今,气候渐冷,上京城里的各色树木枝叶都泛黄,搞得整个城市有些萧瑟。顾昭隔着骡车的窗户向外看,能看到很多穿着儒衫的读书人抱着沉重的书卷或在道路上行走,或在闹市交谈,或堆积在一些简陋的食寮吃三个大钱的硬面饼子,一个大钱的骨头汤。
这才十月再等到寒冬,这些远道而来的读书人,日子会越发的难过吧?
顾昭用脚踩踩车板,车夫停了车,坐在车后面的细仔,新仔,搬脚踏的搬脚踏,伸手的伸手。
下了车,马夫自去附近的马廊寄存车辆,顾昭便沿着上京的大街往九里走。
上京有一百多个里坊,城市规划的相当规范,平民,庶民,贵族,皇族各有各的地儿,三庙,九市,错落有序。
顾昭随意到达的这条旧街是民街,平时大哥是不许他来的。
“七爷。”身后有人高声叫了一声。
顾昭就奇怪了,这上京竟然有人识得自己,他一回头,却看到廖北来,愚耕先生。
“七爷好。”廖北来施礼。
顾昭看着跑的满头大汗,脚下的草履都有些松散了,于是回礼,笑着问:“先生跑的这么急,是打那里来?”
愚耕先生擦了一下汗,很坦白的答:“自是府里,夫人不放心,就叫我赶来了。”
顾昭点点头:“麻烦你了。”说完,看看那条旧街,又回头看看愚耕先生问:“能进去吗?”
愚耕先生笑笑:“这街叫叫下司马,那边还有上司马,住在这里的人多为匠人,以前都是服役匠人在此居住,做酿酒,盐业,铜器的归大司农管着,住下司马。那边上司马的,归少府管着,住的是御制匠人,下司马的匠人松散一点,这边确比上司马要热闹的。”
两人说着闲话,一边走,一边往里溜达,这下司马里,现如今也住平民百姓,只要是上京大了,人越来越混了,很多匠人家原本大屋子,就收拾干净了出租给书生,京官,自己全家搬到郊区,自然作坊也搬到了郊区。
一入下司马,满眼的商铺尽显这个时代匠人的风采,这古人开店忒别扭,卖针的就只卖针,卖酒器的便只经营爵,角,尊……卖食器的就只卖,鼎,碗盘,瓮,卖水器的就只经营鉴,盘,卖农器的自然也是犁头,锄头放那边展示。
一路上,愚耕先生是滔滔不绝,有些店铺的历史他比掌柜都门清,倒是顾昭很少说话,毕竟看着这些东西,无法不使他产生敬畏感,这里所有的器皿都体现了这一代古人的科学生产力。
他们走了一会,东西倒是没买,顾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