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外公外婆在水患前就没了,那边如今就剩下两个舅舅和一个姨妈,平日都是不走动的,只是过年了,我这做晚辈的不好不去。”
还有舅舅和姨妈?杨婵扫了赵远山一眼,这绝对算的上很亲的亲戚了,怎么会连外甥成婚这样的日子都不来?
不单他,就是赵小花还有小草,竟没提过半句。
杨婵越加疑惑,却忍着没问,怕问到哪里不好的地方让赵远山尴尬。
“那送什么礼好?”这要是正常的舅舅姨妈,肯定得准备丰厚些,像是白糖,麻糍,年糕还有布之类,可如今明显是不正常状态,她倒是有些不好办了。
赵远山皱眉想了想,“娘去年送了一斤白糖,一块十尺左右的素色粗布,别的好像就没了。”
怎么说呢?按照一般人家来看,这些礼也不算差了,可若是按照赵家的情况来说,这礼绝对算不上重。
“外公外婆去世后,好像一直这么送,照例就是。”赵远山随意道,显然不想为送年礼的事费心。
杨婵横了他一眼,哪说的那么容易,婆婆能这么送,那是因为他们是同辈,他们做小辈的要是这样随便,扫不了出些风言风语。
显然知道杨婵在忧虑什么,赵远山满不在乎,“不必为这个发愁,你只管照例就是,舅舅那边不会说什么。”他倒是敢说。
心中越发好奇,不过她还是忍着没问,有些事他想说自然就会告诉他,问了反倒没意思,就像她自己的秘密一样,赵远山从来惹着没问。
回到家中,杨婵和小草一起烧火炒菜,家中做的馒头多,过些日子天气暖了,就放不住了,得趁着坏了前吃光。
倒是年糕和麻糍,只需泡在水里就好,可以吃到五六月都不坏。
至于包子,不过三十个,过完年就没了,哪里能留到现在。
蒸了八个馒头,还有几块糖糕,早上煮的饭加水直接煮上,就是淡饭汤,也算是另一种粥,只是没熬出来的粥稠,就着馒头咸菜,也很好吃。
用过饭,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聊天消食,知道月亮慢慢升高,近八点的样子,杨婵开始赶两个小的回屋睡觉。
“你就没什么想问的?”赵远山憋不住了,他以为杨婵怎么都会问他,可是这会她脱了外衣,明显要睡觉的模样,半点不像要同他说话的样子。
“那你想说吗?”杨婵反问。
赵远山盯着杨婵,许久,就在杨婵以为他不想说,打算睡觉时,听到他用淡然的语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