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谀奉承开道,用人情拉关系,拿金钱买到所有,权力、欲望,都得到了切实体现。
和其他那些在社会中成功的少数人一样,不管是吃喝嫖赌,那都是轻而易举的表面行为,而在本质上,他们每个人,显然都有着真实的自我,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反观众人一家这种类型,更像是陷入在自我的纯粹思想当中,对外界总抱着有理想环境等存在,幻想着在那种时候就能彻底实现自我价值,却始终都迈不出第一步。
就如同白莲花永远沉沦在淤泥深处一般,根本没有展露在阳光下的一天,理想主义,终成了自我封锁。
当然了,这并不能涵盖所有,纯粹只是宏观上的一种分析角度,以心理学的方式,来区分人类的不同类型和思想差异,也是对智慧的观察。
其它类型的行为本质,比如说,最常见的社交沟通行为,就着实能体现人的思想。
但要说到社交,那就必须得提到“成长”这两个词,也是先前所说的未成年阶段,与成年阶段的不同。
……………………
所谓成长,不仅仅是思维和思想层次的成长,具体来说,还会体现在行为基础上。
在当代互联网社会,那几乎是人人都能在其中发言,甜甜小时候也和其他孩子一样“童言无忌”。
但是,她当时是未成年,要在成年人的社会关系中说出想法,总免不了会有层次差异,也被故意谩骂过。
之所以用“童言无忌”和“谩骂”来描述,本质上就是在指两种阶段的差异效果。
具体的例子,甜甜已经懒得再提了,因为实在是太多太多,她只想安静一些。
必竟,互联网上的人,那是各色人都有,怀有不同目的也是极为常见,如何判断本质而不被影响,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想想,她只是简单拍了一家人吃饭的视频,都有人对她这个小女孩儿起恶意,真不敢想具体的行为意义。
她还记得舅舅和她这样说过:“看人下菜是很多人的心性,这种想法的源头,用科学角度解释,就是激素分泌过多,或者是失常,用心理学角度来解释,则是被本质现象掩盖的内心有所意动。
在一个群体社会当中,不管你说不说话,发表不发表意见,只要你显现成为一个弱者,那么,在很多行为当中,他人的视线,总会若有若无注视着你。
如果心底起了意念,他人就会针对你进行攻击,或许他们是为了释放不好的心情,又或许是想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总之,软弱的表象,只会引来更多主观上的恶意伤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