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此信就直接难了产,几乎血崩而亡,到目前为止,卧床已经快一年了,还没养好。
“太后娘娘已经从五台山起驾了,她的身子不好,凤驾走的极慢,但最多也不过三,两月就能到京城。”凌宵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口的说:“听说,太后娘娘身边还带着个两岁的男童,说是去年没的老雍亲王遗在民间的沧海遗珠。”
老雍亲王,曾经开国□□嫡亲弟弟的孙子,铁券金册,世袭王爵,算是宗室中最最尊贵的一拔儿了,不过,一辈子只有两个女儿,没儿子。
去年快过年的时候,老雍亲王病死了,享年七十二,因无子,爵位被朝廷收回,老雍亲王妃哭的跟什么似的,两位郡主也颇多怨言,这忽然冒出个沧海遗珠来……
“那孽子才两岁吧,那时候老雍亲王都七十了,还能弄出‘沧海遗珠’来,还真是为难他了。”启元帝冷笑了一声。
虽然从出生到如今启元帝都是知道这个‘弟弟’的,甚至因为这个‘弟弟’,他还获了不少利,但这依然禁不住他从里到外的厌恶这个‘弟弟’的存在。
因为这是贺氏的耻辱,是先帝的污点,也是他这个帝王无能的证据。
“呃,那个,陛下,冯太后还没回京呢就跟并肩王弄出这么大的事儿来,等她回京了,跟并肩王,宁国公一联合,那到时候……恐怕……”凌霄摸了一把下巴,机警的把冯斯月的称呼从‘太后娘娘’换成了‘冯太后’。
“并肩王虽张狂,但这些年对朝政,百姓也算是尽心尽力,从未有过取朕而代之的心,朕本想给他一个痛快,留他一个身后名……”启元帝轻叹一声,背手垂眸道:“可谁知,天做孽,犹可违,自做孽,不可活。”
“朕不会在给他们火烧交泰殿的机会了。”
☆、92|7.8.900
黄又夏确实是个挺聪明的小姑娘,可惜她进宫之后就处在被打击状态,精神一直不怎么健康,她经营时间又短,想要在启元帝眼皮子底下干出火烧交泰殿这样的事情,难度确实大了点。
这件事的幕后操纵者另有其人。
是谁?其实不用说,猜也能猜出来,无非就是冯太后和并肩王两人。
早在袁福儿嫁入皇宫之时,冯太后就已经在默默的防备着启元帝了,她曾无数次马快派人递口信与并肩王,嘱他小心启元帝这‘初生牛犊’。可惜,并肩王那时正是风春得意,嗨的太过的时候,根本没把冯太后的金玉良言放在心上。
五台山离京路途遥远,一个来回快马也要两个月,通信太不方便。要说飞鸽传书吧……把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