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注意。只不过启元帝走了个巧,把这道圣旨直接给了苏诺,相当于圣旨从乾清宫出去,在太庙上了个谱,就又绕回乾清宫了。
至于恩赏家人,则是直接‘恩’到了苏诺本家,就是早年丧女的苏老太太家,根本没苏诺生父程大千什么事!谁让程大千是入赘的,人家苏诺姓苏不姓程。
就这么绕来绕去,知道苏诺封贵嫔的,就只有几个礼部的官员,旁人又都忙着巴结摄政王,也没注意太庙谱上多了个人,直到袁福儿进了宫,诸事皆定,众官员才发现莫名其妙多了个贵嫔,还泥嘛的有个‘元’字封号!
想说这元贵嫔身份不合规矩吧,人家都当了半个月了,金印金册全到手了,谱也上了,众朝臣面面相觑,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此乃后话,现在说回来,启元帝几道圣旨一发,京城瞬间就热闹了起来,不提进入终选但没封上的几家如何哀叹伤怀,只说得了圣旨的几家,早早就各自忙碌了起来。
摄政王妃接完圣旨,就踩着风火轮杀到了库房,风风火火的开始为袁福儿挑嫁妆,虽说封为皇后,按理内务府会帮着准备,但以摄政王的家世,自己肯定也得陪嫁些更好的。
至于韦凝霜,刘绸儿之类的,也都老老实实的备嫁起来。
只有良如玉,接着圣旨之后就窜到了摄政王府,安慰,呃,或者说是强压着她家福儿练习着走大婚仪的流程。
面对摄政王妃的感激眼神和袁福儿的无言反抗,良如玉言之凿凿:必须多练几遍,要不然等到当天,真弄错了程序,那就不只是丢脸的问题了。
袁福儿在家练程序,黄贵妃也在宫里开始走流程,虽然她,呃,伤势未愈,但当初让她早进宫的理由就是操持迎后礼。这时候,只要没到卧床不起,眼见一命归西的程度,她就必须得出现,要不然,要她干嘛啊?
在后宫和摄政王府齐准备的间歇,钦天监开足马力,算准了吉日,将迎后大典定在启元九年四月二十八日,而在袁福儿正式封后之前,良如玉,刘绸儿等小嫔妃们也陆陆续续的被迎进了后宫。
不同与皇后的大礼进宫,良如玉她们也就是侧门里一顶小桥抬进来的待遇,甚至,宋保林和常御女这两位八品,九品的小透明,连被人抬着的待遇都没有,直接自己拿个包袱腿儿着进来的。
黄贵妃柄成着一惯的‘和善’做风,亲自给新来的姐妹们安排了住处,良如玉和透明宋保林一起分到了含章宫,一个住主殿侧室,一个住偏殿西厢,说起来到是不错。只是——含章宫离乾清宫的距离,实在是远了点。
坐桥子都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