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着一张脸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的大臣的奏报。
说来,楚晟辰在当皇子时还并不是一个喜欢成日冷着脸的人,只是刚登基时,每次上朝就听到下面的大臣吵吵闹闹。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冷下脸后,却意外发现他们都静下来了,于是接下来再上朝时便无师自通的摆张冷脸出来镇着他们,别说效果还真不错。
从那以后,楚晟辰就渐渐的习惯了摆着张在他自己看来是严肃,在外人看来是高深莫测的表情。
温晨旭的事虽让他恼怒却没必要在朝上提起,因此询问了北方的旱情后,见再无人奏事,便示意福安退朝。
福安刚踏出一步。
“臣有事启奏!”
见出来的是言官,楚晟辰面上不显心中却忍不住皱了皱眉。
“臣要参奉直郎温信教子无方,纵容其子温晨旭与孝期女无媒苟合,甚至……”
听他奏的是此事,楚晟辰眼神凌厉的扫过去,“此事李大人又是从何处得知?”
听到这淡淡的语气和平缓的声调,有些老油条已经垂下了头,心道:不过是个从六品,还是个闲散文官家儿子犯的事,吃饱了撑才在皇上因为北方旱灾心情不好时参出来。
那位李大人不知同僚心中所想,还一脸正气的道:“启奏皇上,此事已经在京城里传遍。”
“那么李大人不知有一句话谓之:谣言止于智者吗?”
这话确是金口玉言的批他蠢了,李大人心中一跳,跪了下来。
其他大臣看他跪下来,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然而楚晟辰望着他,却还不罢休。
“既然李大人如此关心此事,就去刑部陪同查出真相,何日查明何日再上朝。若是查不出来,就直接留在家里种红薯。”
想到他刚刚对少年的诋毁,楚晟辰觉得这种糊涂虫留在朝廷也是多余。
听出这命令的重点是“真相”二字,莫说其他大臣,就是李大人也明白此事恐怕另有蹊跷,且看皇上这样子难道是已经知道真相了?要是这样的话,他又何必在朝上奏出来!
知道这下算是给自己找了个烂摊子在身上,李大人却不敢不领命。同时暗恨自己沉不住气,听到流言没有查证一番就贸然在朝上参奏。
李大人退下去后,再没有人有奏,于是福安便扬声宣布退朝。
在恭送皇上离开后,几位大人走过来道:“种红薯好啊,李大人亲手种出来的红薯要是卖不出去就送到我府上好了!”
“胡说!”旁边一人斥了一句。
就在李大人感激的看过去时,那人回看向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