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厅前台阶上相迎,他四十出头,面容端雅,穿着一身素白孝服,越发显得风神俊逸,丝毫不见商人市侩之气。
“鲍兄。”冯赛也忙还礼,灯影下,见鲍川左手包着白纱布。
“我听说你的家宅都被抄没,着实担心,派人到处找你不见。”
“多谢鲍兄记挂。我刚去了榆林巷主宅那边……”
“今天运来一批粮食,几个粮商起了争执,把我强拉过来。刚刚才平息了事端。唉,连孝都守不安宁……”两人进去落座上茶,鲍川问道,“冯二哥找见那汪石了吗?”
“没有。我正是为这事来。有件事要请问鲍兄……”
“我为何替他作保?”
“嗯。”
“冯二哥也知道,正月间京城闹粮荒,我家中又遭了那些横祸,里外乱得收拾不住。朝廷一天催几道,逼着粮行出粮。那些粮商原本就彼此不服,这时谁也不肯出头,他们便强逼着我出来主事。我本在守孝,哪里能顾得上这些?却百般推脱不掉,只得顶着不孝大罪出来理事。若不是汪石,这囤积粮食、妄造粮荒的罪名便得由我一人来担了。”
“但汪石是越过了粮行,直接将粮食卖给了太府寺。”
“外人不知道,汪石私底下先来找过我,我怕他那十万石粮食交给粮行,那些粮商必定要争抢。我又没有家父那等威严,镇不住他们。若收了那十万石粮,不但压不下价,反倒会添出许多乱来。因此,我就让他越过粮行,将粮直接交给了朝廷。”
“原来是这样……”
“还不止。当时市面上粮价已经涨到一斗近五百文,我们收价也至少得四百五十文。我恳请他稍稍让些利,把价降十文钱,好把粮商们囤积的粮食逼出来。没想到他竟降了五十文。十万石让了五千贯的利。这等豪举,恐怕汴京城没有一个商人做得到。”
冯赛只点了点头,并不作声。
“后来他求我替他担保,不论为私恩,还是为公义,我都没法不答应他。”
“除此之外,鲍兄和他还有什么往来没有?”
“没有。我和他一共只见了三回,
第二回是咱们在潘楼相会,最后一回是去市易务替他担保申领官贷。”
“他的来历,鲍兄可清楚?”
“他说一向在河北、山东贩运粮食。”
“他那十万石粮食是从河北、山东运来的?”
“嗯。他说从未到汴京做过生意,这次听了朋友提议,才运过来碰碰运气,却不知正好碰到粮荒。”
“鲍兄可曾到河北、山东收过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