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拉着嘉祥公主一道跟进去了。
独留夏侯潜蹲在池塘边不肯走,众人只好由着他去。
屋里的氛围有些沉闷,隆庆长公主在宗室里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跟皇帝关系又亲近,但这回她也进不了宫,只能在外头等消息,心里的焦虑不比其它人少。
老实说,皇帝若真没事,早该传消息出来了,甚至就算是夏侯淳或夏侯沪这两兄弟的其中一个胜出,他们也会第一时间传出消息,以正名分,而不是任由谣言满天飞,任由满京城的人在外头胡乱猜测,但大家现在甚至都不知道宫门是谁下令关闭的,想要探问都无从探问起,夏侯淳和夏侯沪两家府上因为他们的有去无回,这会儿正愁云惨雾,氛围不比这里好多少。
隆庆长公主就道:“宗室里这两日有些声音,说是要将夏侯泷从长州召回来。”
除了顾香生,在场的人俱是一愣。
夏侯泷是先帝长子,先帝当年有六个儿子,正好按照仁、义、礼、智、信、俭来命名,当今皇帝夏侯礼排行第三。
当然按照齐国的规矩,皇位不一定得立嫡立长,但前边有两个成年兄长,皇帝一般肯定会先从老大开始挑选起,夏侯礼一开始的机会并不大,后来还是前边两个兄长早逝,夏侯礼又能干,这皇位方才落在他手上,不过关于他那两位兄弟的死因一直就疑云重重,许多人都说这其中肯定有夏侯礼做的手脚。
无论如何,这些传言只是捕风捉影,没有真凭实据,但夏侯礼登基之后的确,的确有一批人因此被罢官或被问罪,这些人都是从前支持或亲近夏侯仁和夏侯义的。
作为夏侯仁的长子,夏侯泷自然也有一批拥护者,当年夏侯仁死的时候,他年纪还小,掀不起什么风浪,后来就直接被夏侯礼被封到长州去了,又暗中派人密切监视,这些年夏侯泷也就是一个普通的王爵,他手上没兵权,又没有人马,便是想干点什么阴私,立马也会被人发现举报给皇帝,除了老老实实低调做人,没有别的选择。
不过这次宫里出了变故,又让人想起这位先帝长孙来,便有人提议,非常时刻,应该将夏侯泷接回京城,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居长的夏侯淳也在皇宫,还不知生死,其他几个儿子,要么不顶事,要么远在天边,有一个夏侯泷在,万一出什么事,起码夏侯家还能有人继承帝位。
这话当然也有人反对,说皇帝现在又不是没儿子,再怎么也轮不到夏侯泷,要知道渤州那边还有夏侯渝和夏侯洵呢,便是将他们接回来,都好过让夏侯泷来接任帝位。
持这种意见的人就包括隆庆长公主,她与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