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北辽有什么?只有草原,人口,和无穷无尽的麻烦!”
陆丞相给当今天子留面子,没好意思说咱们财政能力太糟糕,糟糕到支撑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北辽那里又穷,又没油水,真占领了草原,人家草原部落必然不服大周统治。到时候陷入战争泥潭,再想抽身难上加难。
“故而,臣请议和,要北辽年年进贡,岁岁称臣!”陆丞相为文官之首,镇得住场子,他说出的话,基本就是文臣们的意见标杆了。
不愧是丞相大人,位极人臣。三言俩语,便将俩国本质剖析出来,话不多,却字字见血,句句在理,言之确确。武将们都傻了眼,啊,我们到时候辛辛苦苦打下来江山,反而不如在谈判桌上谈出来的好?可人家说得有理,武将这群糙人皱着眉头琢磨了半天,都没想好怎么能把对方驳倒。既然没想好怎么说,自然便无人发言。
陆丞相公认的脑子好使,擅长挖坑,目前唯一能与他抗争的左大将军如今尚在前线。如此一来,庙堂之上,便只有一个声音了。
唉,景宗无奈,强自压抑了心情。下面的文臣们其实还是给自己留了脸面的,至少没谁说出大实话,国库空虚。这四个字,好像魔咒一般,压抑了景宗所有的野心。
什么叫心有余而力不足?苦逼景宗如今便是如此光景!明知出击才是上上之策,却不得不因为财政问题,忍痛割爱,进行中策。
议和?唯有议和,才能不让大周的国库疲于应付。说白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景宗没辙,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能议和便议和,要是能在谈判桌上争取到更大的利益,岂不妙哉?
“众位爱卿,既然如此,便依陆爱卿所言,议和。”景宗顿了一顿,道:“只是这议和的人选,众位爱卿可有推荐?”
*oss一张嘴,整件事便定了下来,群臣再无疑义。
“臣愿亲往!”陆丞相居然直接请命,倒是直接出了大家意料。
“好!卿实为大周国之栋梁,孤准了!”景宗闻言大喜,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虽然一个议和就出动丞相有些小题大做,可目前庙堂之上,能让景宗放心的,除了陆丞相,还真没旁的人选。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恳请圣上派镇北将军协助微臣。”陆丞相跪的快,要人也要得快。
“好,准奏!”景宗的脑子刚转起来,还处于没完全预热状态,一时之间没反应上来,便给刚刚回京不久的镇北将军布了差事。等等,景宗一时嘴快应下来了,眨眼间便明白过来。糟糕,自己怎么把镇北将军又给派出去了。这一走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