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但那锋芒只是藏起来了而已,并没有消失。
“进献的歌舞表演混进了刺客,的确是极大的失职。”顾东隅不急不缓地陈述,“若不是吐蕃使团,这件事牵扯就小,可以轻松处置。但现在已经牵涉到了吐蕃使团,那臣觉得,就必须考虑两国因此交恶而带来的最坏结果。”
众臣听得一愣一愣的。全是大道理,没错;找不出可以反驳的,也没错;但再这么说下去,顾东隅该不会想得出一个结论,应该对吐蕃使团高抬贵手吧?
“所以你的意思是?”萧欥微微眯眼。
“回陛下的话,”顾东隅恭敬回答,“臣以为,若能让苍生百姓免于战火荼毒,自然是要努力做到的。”
……不会真要轻轻放过吐蕃吧?
众臣一时间都愣住了。可见到萧欥听着还微微点头,他们就更惊讶了——
怎么可能?有西北战场的经历在,萧欥绝对痛恨吐蕃;再加上吐蕃刺客的目标还是他最心爱的皇后……
这两点加起来,怎么看怎么觉得萧欥该立马下令踏平吐蕃呢?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想歪了。因为萧欥沉吟了一小会儿,说的是:“朕明白你的意思。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的。”
……啥?!
众臣现在彻头彻尾地惊呆了。
这么含蓄的表达方式,谁听得懂啊?所以说,在他们都想错的情况下,皇帝是如何明白顾东隅的正确意思的?果然是因为不管是顾东隅还是皇帝,他们都不够了解么?
一直在边上听着的魏群玉也终于舍得开口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顾卿的主意确实妙。”他停顿了一下,“就不知道,对此顾卿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想法呢?”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在心里狂点头。他们没想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因为他们潜意识觉得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实现;如今顾东隅提了出来,那他就是有办法了?
“魏太傅说得对。”萧欥表示同意,“若顾爱卿有什么好的意见,尽酢貊来吧。”
“好与不好,还要陛下及众位做见证。”顾东隅倒也没把话说太满。“以臣的拙见,该让吐蕃的二位王子和国师再当庭呈辩一次。”
一群大臣都不懂顾东隅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难道顾东隅的意思是,只要让这三人多上几次朝,吐蕃就会主动俯首称臣了吗?
可不管怎么说,就算没有顾东隅的建议,葛尔东赞、布德贡赞以及阿诗那社尔都是必须要提的人。所以隔了不多久,人就到齐了。
在从吐蕃出发时,布德贡赞从未想过这种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