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架,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瓷器、玉器等小摆件和几盆绿色盆景点缀,简单雅致,南窗下摆着个近一米高的雕纹香炉,燃着太后娘娘赏赐的贡香香饼,有凝神醒脑的作用。
“这是郭焱今日呈上来的,听说他和几位信得过的官仓老官员们商讨了许久,你看看如何?”周慕寒将郭焱的折子递给白素锦。
西军军粮案后,郭焱和这几位老主事就联合上了封折子,折子中进谏重新设置省级仓建,专辟军储仓,特设督饷侍郎一职。而清吏司仓科则统管一省各级官仓。周慕寒看过折子之后命人加急送往京城,就在数日前,仓建革新一事在朝堂之上廷议通过,就以川省为试验,郭焱破格擢升为仓场侍郎,几位老主事补任入各级官仓之中,一同辅佐周慕寒完成这次仓建革新。
革新之初就碰上双花糯的事,郭焱一行很是重视,几个人反复研究商讨后才初步得出了预防应对的法子。
白素锦所担忧的情景是:临西府种植双花糯的田地激增,从而双花糯产量增大,相应所包含的种植成本也大幅度提高,而销路垄断在盛兴隆酒坊和天成酒坊的手里。届时无论两家竞争贡酒成功与否,一旦刻意压低双花糯的价钱,那么农户们将面临着被人盘剥的危机。
站在旁观的视角,白素锦是希望他们吃一次亏的。吃一堑长一智,人大多如此,非得自己撞一回南墙才知道疼。
可良心作用,又不能真的旁观。尤其是周慕寒和郭焱这样的一方官吏,当有人利用市场的消极作用谋取私利的时候,作为为政者,他们是必须加以预防和善后的。
而作为为政者的家属,白素锦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看过郭焱他们的折子,最后兵分三路,以双花糯产量激增、销路垄断为症结所在,一方面,周慕寒上奏皇上,并联系内务府,争取将双花糯定为贡米,同时郭焱拟从其他府仓中调过来几批中下等稻米充实临西府仓,以备不时之需。
另一方面,白素锦和白语元利用自己的门路尽量稳住更多的田庄和农户,为此,白素锦再次祭出大招,将锦缎的工艺通过商会展示出来,除了商会内的成员可以享受优先优惠购买,其他织造坊也可以获得,不同的是,这次的买资不是粮草,而是田地耕种契约。
是种植双花糯?还是种植往年的作物换取锦缎工艺?对拥有一定田地的织造坊东家们来说并没那么难以抉择。
而白语元这边,除了得到几位关系甚好的庄园主的支持,岳父萧员外更是亲自来了一趟临西,一来表示对白素锦赠送棉种的谢意,二来也是给他们送来了一颗定心丸,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