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敌忾、战意高昂,下令后撤的指挥官也并非怂包:接替中炮受伤的正职担任临时指挥的他算得上身经数役,有点战场经验。当时下令后退,是因为相邻的那支部队开始收拢部队——向身后五十米处的一个约五米高的小土坡进行转移,而在敌阵打来的炮弹、传来的轰隆声和飘来的硝烟三重作用下,他于一片狼藉的战场上又没瞧见有意义的旗令或传令兵的踪影,便相当“英明果断”地判断:指挥部应当是下令将战线后移。
不想让跟自己出村的老乡们继续在敌人的火力范围内白白挨打,他便相当有魄力地——下达了后撤的命令。
类似的情况同时发生在数里长战线上的两三个地方,最先跟着往后撤的部队并不知道他们眼中“正在后撤”的部队其实并不是在逃跑而是在进行转场,而看见他们在后退的更两翼的部队不明所以间也开始跟着跑……传令兵死命地追赶并及时将正确的指令送到了前一批部队手中,却无论如何也再来不及阻止更远处部队的溃逃,而这种古怪的后退又反过来影响了已经接到正确命令的中军部队:忠实执行命令的他们转移到合适的位置停下来稳住阵脚,抬头却看见两翼的部队都在争先恐后仿佛逃命般地后退,自己稀里糊涂就成为了前凸的突出部!
是战场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局或指挥部下达了后撤的命令,还是有部队意志扛不住崩溃了?
一步错步步错,混乱和恐慌是具有传染和叠加性的。一开始,根本没人想要逃跑,但很快,局势便恶化到了不想跑也得跑的程度……到这时,马图斯·罗宛就算是孙武转世魂穿,也再无力阻止整条战线的崩溃了。留给他的选项只剩下最后一个:跑得比手下部队更快,在避免成为敌人追兵刀下亡魂的前提下,到最后面去设法收拢溃兵。
虽说上头给的命令就是要他佯败诱敌的,可才挨了几炮就跑,诱得到个鬼?
跳脚之间,罗宛伯爵带着满腹的懊恼和不甘,在幕僚们的劝说下骑上了战马,挥鞭向后退去。
……
东面一英里外,位于女王军梯形阵中央的艾格依靠易形者们的空中侦查回报,将罗宛前锋的溃散实况掌握得一清二楚,却没有任何要下令追击的意思。
他不仅能“看”到敌人的溃败并非作伪,同样也将南方暗戳戳游离在视线边缘的河湾骑兵主力尽收眼底。通过飞禽易形者笨拙但努力的讲述,他得知这支骑兵部队已经大致分成了三部,做好了随时发起总攻的准备——在与河湾步兵前锋的第一轮较量中,他确实意外取得了比预料更大更快的胜利,但这样的胜利并无决定性意义,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