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分的稳定性。
一中除了120名住校生外,还招了380名走读生,走读生的录取线正如是480分,水昜有学生挤入一中了,这在四中产生了巨大反响。
一、二班共有90名学生参考,当时他们是以50人的标准班人数成班的,流失率10%,这一点他们已经输给水昜了。这两个班被普高录取的有48人,升学率为48%,水昜的班级被普通高中录取的10个人,除了赵玉倩、金玉英、宋春梅、吕晓霞、汤宝君以外,五个体育生都被二中录取了。普高升学率达到17%,在六个普通班里遥遥领先,他们班的录取数是其他五个班的总和。
普通高中录取过后,职高开始加试了,这所学校毕业出去5个班后,把教室改成了4个宿舍,一个食堂,向全县招生,设了和一中一般多的120个住宿生名额。
这么一来,职高的生源一下子从1000人增至9000人。但是,这是理论数据,8000农村考生家长,对花住宿费念这类高中不认可,他们的孩子可以回乡务农,有去处。为此,报名加试的不过5%。
但是,这120个名额,对城里考生仍是一个冲击,原本400个名额去掉住宿生,就剩下280个,而城里考生仍是1000人,录取率从40%,降到了28%,由2.5人录取一个,变成了3.6个录取一个,竞争变得激烈了。
职高定的录取原则是三七开,即文化课成绩占30%,专业课成绩占70%。这一原则是在劳动局坚持下定的,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区别。尽管教育局对这一原则有异议,但是两家权力相等,劳动局的话语权不能不考虑,也就顺从了。
这对水昜来讲,无疑是巨大的利好,他又带着学生去参加加试了。行家有没有,就看一出手,水昜的21个报幼师的女生,在视谱考试环节上一下就把其他考生甩了一大截;12个木瓦工一伸手就被专业老师相中了,都给了高分;电器修理请的是李栓民老师当主考,师玉龙他们4个直接就发了录取通知书;信永他们4个会识图也拉下了一堆人,烹饪班的2个女生也有准备,她们在家里练了面活,尤其是李娟和刘燕,面和得好,包饺子、包子、切面条、做饼、做糖三角都很娴熟,2个男生也跟家人学会了掂勺;美术班的黄秋艳、卢晓莉在素描考试中,遇到了对手,但是会素描的考生不超20人,她俩的文化课都在200分以上,录取没问题。
李俊被文工团招去了,张大双、张小双被线路器材厂招去当了学徒工。最后四班有45名同学升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