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心满意足,摆了摆手,“好了,朕带诸位大臣来,是为赏花。清歌,你跟同龄人玩去吧,不用陪着朕了。”
他没有再提额外的奖励,福宁长公主也识趣地忘了自己说的那个玩笑话。
教导徒弟,得讲究方法,一味地奖励,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再者,奖励给的次数太多,反而不值钱了。
“是,”凤清歌行礼退出亭子。
“皇兄,你没来过袁园,这里的风景与御花园里的大有不同,近日可得好好看看,”福宁长公主笑声多了几分亲昵,做出一个请的姿势,“各位大人也请。”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东面的园子去了。
徐咏适时地开口,“长公主给了三个允诺,那我就不献丑了,凤学子,我便题诗一首,赠予你聊作勉励。”
他走到一处桌案前,稍一思索,一首?阳春告凤学子?似江水东流,倾泄而出。
徐咏一边写,一边唱道:
春和景明三月天,桃李争艳丽日悬。
一年最是春光好,一生最美是少年。
风物万千宜放眼,不可金日付流闲。
书韵文香勤耕读,质洁德馨苦参禅。
交游意气共肝胆,谋事尽心随尘缘。
阡陌路上寂寞花,洛阳时人赏牡丹。
卧薪尝胆苦磨砺,功成就在坚持间。
年年春光年年去,白首空羡美少年。
少年应跨千里马,披红赏花到长安。
这首诗,既呼应了她写的那首?代悲白头翁?,又饱含期许。
参加文比的学子至此,从前那种俯视天下文人,老子文采天下第一的气劲终于被打击得干干净净,渣都不剩。
从前他们自诩才高八斗,子建弗如,平时谈天论地,自大地认为朝中重臣皆是庸人,只会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废物。
可这场文比,干脆不留情面地在他们脸上打了重重一巴掌,也打醒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
人家随随便便一个翰林院编修,信守之间便写来一首意蕴十足的勉励诗,哪里是他们这种自高自大又认不清自己的狂妄小子能比得上的。
学子文人们羞愧地低下了头,暗暗发誓回家后便潜心治学。
剩下的评委又出面,各自给了奖励,或言语勉励,或给了玉佩。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君子如玉,玉自古以来就有对于崇高品德的象征。
除了师门长辈的见面礼外,寻常时候,文人赠玉是有特殊寓意的。
送玉佩不仅仅是对她将来能在国子监学业更为精进的期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