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摊手,“看来您果然是对的。”
重锦没有消受他恭维的打算,而是继续道,“竟然这个原因可以确定了,我们可以继续下面的推理,你对韩家到底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郭大郎再次无奈的打断重锦,“其实您可以直接问我的,我可以保证我说的是实话。”
抬头看了下天色,“毕竟我们确实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重锦从善如流,“当然可以,你对韩家有什么想法。”
这个问题问的相当的讨巧,不是限定的你想对韩家做什么也不是你到底有什么目的,而是可以延伸很多的你对韩家有什么想法。
郭大郎,“其实这关键在于您对韩家有什么想法。”
说完这一句,见重锦并没有催促他快点说话的意思,慢条斯理的接着开口,“有一件事您肯定已经清楚了,王府每年收到的赋税在逐年的减少,三千封户现在怕是只剩下了两千户,少了近乎三成,甚至还有继续少下去的趋势,我想您在查看王府的账目或者询问管家一些事情的时候,您已经知道了?”
重锦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虽然每年天灾*,总会死一些人,这虽然非常的遗憾但是也无法的避免,但是在这几年中陆陆续续的少的这么多人毕竟不非常的不符合情理,这些年蜀州算不上风调雨顺也没有什么出现灾荒年,这么大规模的死亡显然不太正常,如果您曾经有兴趣看过一些书籍或者询问过其他人的话,那我想您肯定也知道这种事情出现的根本缘由。”
郭大郎没有试图让自己一直注意重锦的面部表情的表明,而是偶尔的看上一眼,既小心翼翼又不显得诚惶诚恐。
重锦似乎已经被她说的来了兴趣,脸上没有明显的情绪起伏,而是催促道,“说下去。”
郭大郎顺从按照重锦的说法说下去,“--------这个很明显的缘由也是现在没有人会特地拿到台面上来说的事情-------括隐。”
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就非常的严重,土地兼并,括隐这样的问题屡见不鲜,在大昭建立之后,科举制的实行让括隐最大的实施人-------世家的势力大大的削弱,与此同时,朝廷的控制力影响力上升,摆脱了延续了几百年的士族政治,但是什么时候时候都不是绝对的,比如就是祁王府现在遭遇的事情了。
祁王封户三千这是圣人下的,把东平郡给了祁王做封地,三千户人家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后来重锦封了郡主,封户三百,也是封在了东平郡,而祁王的三千三百户意味着再也不需要给朝廷交税,而是把税交给祁王,祁王可以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