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既能让天下士子看到更多的书,也能提升编修馆和秘书省的地位。
这个提议立刻被陆裳通过了。
圣贤经典,至少在这个时候,地位还是不能动摇的。在掌握经典的释义权之前,掌握发行权也不错。
不过第二本书的编撰工作,还是被提上了日程。
其实陆裳早就想好了内容,不过之前要办报纸,时间和精力都被牵扯着,腾不出手来。现在有了新人入职,这件事便可以开始着手了。
这一回要编的,是一本字典。
学习的过程中,阅读的过程中,总难免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有时候囫囵吞枣,联系上下文也能猜出其中的意思,有时候却会卡在这里,无法继续推进。
很多人遇到这样的难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请教师长。但也有一些人,根本没有师长,那怎么办呢?
报纸发行之后,编修馆的信箱里收到的信里,就有一部分是询问某个字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这还是她们的报纸用了大白话的情况,如果是张本中那种佶屈聱牙的雅言,估计阅读门槛就能拦住八成的读者。
如果有一本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都可以在上面查询到,这样的问题自然就会大大减少了。
最重要的是,字典——用皇后陛下的话来说,它是工具书,没有时效性,只要爱惜使用,不弄坏了,就可以长长久久地用下去,甚至传之子孙。而一部分贫寒的学子,说不定可以靠着字典和报纸书籍自学成才。
要自学到能通过科举考试,或许很难,但是能读写计算,应该没什么问题。而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就有机会争取更好的工作。
所以即便卖得贵一点,普通人家也会咬牙买上一本。
因而陆裳提出要编一本字典,立刻就得到了所有人的全票通过。
……
开明二年的这个夏天,注定会被所有人所铭记。因为如果从未来回看,会发现,所有欣欣向荣的种子,都是在这个时候被种下去的。
不过在这时候的人的感觉里,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大概人一忙起来,就容易失去时间的概念,等到猛地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是寒来暑往,一年又将走到尽头。
这一年的年底,又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丰收。
今年依旧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再加上皇庄出产的优良种子,更加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式,以及足够的肥料,最终得到的粮食产量,比原本预计的更多。
税收之事,也就成了所有人关注的重点。朝中官员们为了要不要多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