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燕凛和秦如柳对谢则安的“料事如神”有了极大的感触。在升平学校那边有个地球仪,是沈存中通过观察日月变化细化出来的,有了它演化出来的精密地图的指示,他们在海上航行时几乎没有遇到阻碍。
燕凛接下训练海军的活儿之后,才发现那个地球仪只是简略版,只画出了简单的大陆轮廓,不像他们拿到手的地图那样满是详实的指引。
谢则安在燕凛和秦如柳心中越发高深莫测。这并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有不少能人异士都是“生而知之”,他们对很多事情的了解仿佛是从娘胎带出来的一样。比如杨国舅就可以料事于先!
燕凛在回到大庆海域时靠海鹰给谢大郎写了封信。谢大郎也给他回了封,然后马上写信给谢则安。
谢则安收到谢大郎捎回来的“货单”,顿时眉开眼笑,这次海运之利,足以比过举国上下半年赋税了。这样的利益摆在眼前,他有足够的底气和“新党”分庭抗礼。
谢则安带着“货单”入宫见赵崇昭。
赵崇昭原本正担心谢则安因为顾骋的事而和他有了隔阂,见谢则安主动来找自己,心中高兴不已:“三郎你来了!”
谢则安眉间稍稍带着些笑意,没有避开赵崇昭握过来的手。
赵崇昭看得呆了呆。察觉谢则安心情不错,他更为欢喜:“三郎,我这几天一直怕你生我的气……你不要气我好不好?实在是他们太可恨了。看在三郎你的面子上,我才没有重判的!”
谢则安避而不谈。他说道:“我来是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赵崇昭惊讶:“什么好消息?”
谢则安把燕凛满载而归的消息说了出来。燕凛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在那之前,张大义手底下的商队已经走过好几趟,只不过人力轻微,又缺乏庇佑,哪敢搞这么大?有前面几次海运的经验在,又有海军护航,这一次带回来的财富比以前每一次加起来都要多!
赵崇昭看着谢则安带来的“货单”,吃惊地张大嘴。
谢则安一脸腼腆,准备暗搓搓地给赵崇昭洗脑:“这一笔钱,我有几个小想法……”
赵崇昭说:“这海运是三郎你负责的,赚来的钱随便你处置!”
谢则安:“……”
赵崇昭这种不负责任的话,谢则安自然不能全信。谢则安说:“我的想法是,朝廷不能与民争利嘛,所以这笔钱应该还诸于民。比如姚先生的青苗法就不错,只是利钱太高,很多人恐怕还不起。我们可以搞个类似的名目,不用定期放钱,而是随时向民众开放。也不怕铺不开,农业合作社和报社就是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