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是后继有人,教的长子极好。”朱谦泺道:“你且看着罢,我们这几家年轻人里,能比他更出色的也没有几个。”
“论起来,其实谢家邵郎也是庶子……我曾见他数回,也觉他是格外上进的年轻人。”蒙氏说。
“若是出色,嫡庶之分便无意义。”朱谦泺沉声道:“夫人也需时时记着,我们家孩儿不能娇惯。日后我们这一支,家业也只传与最出色的孩儿。”
“是,妾身并不敢忘。”蒙氏赶紧应了,笑道:“我们家大郎、二郎日间进学、习武都是极乖的,有爹爹是他们的榜样呢。”
……
十月初一日,宜乔迁。仆役们忙忙碌碌往外搬着箱笼,在离府前,娘子们一道将丞公府转了转。从前院到后院,从校场到清凉湖,从澜园到芍园,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回忆。也没有溜达多久,凤娘就派人来催促启程了。于是一家人再无话,登车启程。
一家人先搬往城西的一座五进宅子暂居。这偏宅也是大房祖上传下来的,五进倒是不小了,住下一家兄弟姐妹绰绰有余,只不过宅中园景布置完全不能和丞公府相比。
不过一家人也都没有什么怨言。原来的荣耀来源于父亲,而父亲已经庇护了他们许多年了,教了他们那样多的东西。接下来活成什么样,都该靠自己。
六七八-九和凤娘、柚娘的大件嫁妆在这几日里,已经陆续搬往城外属于大房的庄子存放。那里有几房家人子看守洒扫,都是过了壮年之后退下来的族兵,忠诚、警醒和武力都是有的。
丞公府占地极广,除了养了大量仆婢之外,人数最多的其实是安置在府邸一侧的五百族兵。如今新丞公上任,愿意继续留在丞公府的有大半,也有小半希望追随大郎兄弟左右的,视其意愿,被大郎分别安排到了城内外的祖产去,或是带在身边做为侍卫。丞公府中的仆婢就几乎都带走了,仆婢与族兵不同,算是主人家的私人财产。
华德一家子也不会立即就迁进丞公府去,他们现在也是居住在城中的偏宅,还要过上旬日左右,选了好日子,将家居布置、乔迁酒席诸事准备妥当,再行搬迁。不过这就与大郎一支没有什么干系了,日后他们再去丞公府,就是去做客了。
……
一行人到达的时候,新居已经布置得差不多了。华苓和八娘分了最后一进院子,按照排行,八娘住正房七间,华苓是东厢七间,西厢安置下两人带来的其余侍婢嬷嬷,倒也十分宽裕。
不过是个暂住的地方罢了,华苓也没有太多闲工夫关注周围,进了书房,叫碧微取出未画完的座钟草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