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管理不善,这支队伍也不能出这样的大错。这两人应该主动担责,负责弥补这一次的损失。
这支押送队伍所押送的物资,是由丞公继任候选谢华岷负责调动准备的。军械在幽州附近的秘密军械工坊生产,而后直接与南方运来的粮草一起,送到东北去。而护送的兵力,是由驻防幽州的一支卫家军所出,此军长官是卫家上代的一名嫡支子弟,名卫黎。
两人都是出自辅弼相丞四家的嫡系子弟,怎可能这样轻轻地就被拿出来责罚。况且,那大火足足烧了十日,几乎将一切蛛丝马迹烧尽,谁也不能肯定当时发生了什么,不应该就如此将责任推到这两人身上。
……
“朝廷中如今是什么反应?”华苓抽空去了前院问大郎。
大郎面上带着些疲倦,叫谢余将朝堂上下的状况给华苓说了说。
这事在朝廷里引起了极大的一场震动,甚至隐隐引起了一些中低层官员对谢氏和卫氏的不满。提供给四万军士的半年补给份量很大,价值很高。损失了这么多的粮草,对大丹并不是小的影响。
这件事的处置上,即使是丞公也必须非常小心,给四万人的粮草武备要重新调集,殒命军士、伙夫的家人要好生抚恤,还有朝廷上下官员的意见也要各有考虑,给出合理的回应。
谢丞公带着谢华岷和谢华德全力处置此事,越发是忙了,早出晚归。
“军队在山林行进总有防火军令,营地中闲杂人等不许进出,如何能在营地之外生火?每回拔营行进,也总有人负责熄灭营地火种。这些甚至都不是新近才有的军规,自古就是这样治军。说这些的人是脑子被门板夹了多少回。”华苓皱眉道:“难道真是天要亡此队伍,才降下火种,火势燃烧起来,蔓延的范围又恰恰将这支队伍包围?”
这说法很荒谬,但确实可能。许多荒无人烟的森林里无端端出现燎原大火,就是因为大自然电闪雷鸣,产生了火种,又将森林里干燥的植被点燃。要蔓延开来太简单了。
大郎揉了揉眉心,慢慢地说:“倒是有人声称,此乃是敌族消耗我大丹有生力量的举动。也并不是不可能。”
华苓叹了口气,说:“若是人为,他怎么能算好,他生了火,这火就能烧到押送队伍的营地那边?若当真是人为,这前面的筹谋准备,怕是也要不少年头。观察山林地貌、风向、气候,选择放火地点,可都是要仔细考虑的。”
大郎刚想说什么,听了华苓的话就忍不住笑她:“瞧这说得头头是道。若是叫小九去放一把火,怕是也很能。”
华苓靠在椅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