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补充道:“我等自写的诗词册子也有许多,不知你家图书馆子愿不愿收录?”
王家兄弟是真的在出力帮忙呀,华苓很高兴,笑容满面地福身道谢:“只要是书,自然都是要收录的。谢九为将来踏进馆子阅书的人向王二哥、王三哥说声谢。”
王砗笑了笑。又说道:“钱涟那人最是惊世骇俗的。你却不要学她为好。”
“知道了,我并不学她的。”华苓应了,心里却在琢磨,她总觉得,不仅晏河对王砗厌恶得反常,王砗对晏河的态度似乎也不太一样呢……
王家兄弟也上马离去了,只剩了卫羿伴着华苓归家。
又是一人骑马,一人坐在马车里慢悠悠谈天的光景儿,半下午的阳光微微倾斜,两人从金陵城熙熙攘攘的街市当中走过,也不做什么,就有种懒洋洋的舒服气。
卫羿说:“旁的事帮不上大忙,但若是那图书馆子要些略通武艺的人手,我麾下有的是人。”
“好。”华苓发现,卫羿很少会问她为什么做某件事。他省掉了那个步骤,直接跳到提供帮忙的环节。
这就是卫五啊。好象一天比一天更喜欢对方了。
☆、第148章 图书馆子(2)
148
图书馆子的修建在慢慢进行,宅院的内外粉刷修整已经完毕,只剩下木匠们日夜赶工制造桌椅书架等家具。何冯罗定两人给华苓回了话来,到四月底,再过十天左右,家具就能都打制完毕了。
王砗王磷那日答应捐赠的书过了几日也送到了,其数有二三百本。从大丹幼童开蒙常用的百家姓、千家诗到科举学子要学的四书五经都有,每种书多的有五六本,少的也有至少两本。
似乎不论什么年代,书都是颇为昂贵的消费品。如今在书籍印刷上倒是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比只有雕版印刷的时代快了不少,但市面上的书依然要至少三百钱一本,最贵的一些甚至要二三两银一本。
要知道,如今一石米价值也不过五百钱而已。
在这里有一个市场供应和市场需求在互相影响的问题,书商即使能印大量的书,也要考虑到是否有那么多的人想要购买。而能买书的人至少也是受过些教育的,还必须是家有余钱的,在目前的大丹,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就只有很小的一个范围。
每每看见了这样的对比,华苓才会更清楚地明白,后世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有多大,只有到了那个时候,许多曾经是奢侈品的东西,比如书和教育,才能普及到金字塔的底层去。
另外,按照王磷上回提到的,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