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王磐年轻时当然也曾离家游学过。
所以这年头的读书人,要是没有段把游学经历,出门了都不怎么好意思正眼看人。
在知道了这些事之后,华苓只觉得要当个读书人实在不容易。没有便利的交通系统、医药技术落后、信息传递缓慢,从a城到b城等闲就要一二十天,寄个信等闲就要半年,要是不小心经过了哪个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忽然中了瘴气毒气,或者是遇到了绿林贼盗,那真是连个苦字都来不及说。
但即使这样,离家游历的学子依然前赴后继地去吃苦,这样的心性也是要了不得的呀。
华苓一问大郎的游学出行日,大郎就笑了:“就知道你要问这个问题。定下了,与爹爹商量过,在清明祭祖之后就打点行装出行。”
今年的清明节在三月初八,离现在也就二十天了。
华苓抿嘴问:“这一去就要两三年了吧?大哥是打算独自出行还是和谁一起?”
大郎为人温和而不懦弱,谦虚守礼,在学里人缘不错,再加上家世,如果他愿意的话,应该有不少学子愿意与他一同游学。游学路上寻着志同道合的朋友作伴,一同谈天论地、切磋砥砺文思,总会有进步,很多学子都是这样做的。
不过大郎摇摇头:“我会带两名武艺不错的仆役,独自出行。若是在路上遇着志趣相近的朋友,到时再同行也不迟。”
他看看华苓又郁闷又向往的神色,笑道:“别闷闷不乐了,小九你毕竟是女儿家,便是我们家再放得开也不能教你满天下去走动的。这两年从金陵往四处的硬泥大道已经修了数百里,马车在上面行的快,出游、寄信的速度也快了,大哥每到一处,就去驿站里给你写信,将各地风土人情一一描述与你听可好?”
“好……聊胜于无。”华苓撇撇嘴,别人说的和自己亲眼看的也差得太远了。
大郎见她没什么兴致了,赶紧换个话题:“如今春光正好,许多人家都已经浩浩荡荡往南郊去踏青了。我早叫陈执事制了许多好看的大风筝,又备了新蹴鞠,到时候小九就可以和姐妹们在南郊采花、荡秋千、放风筝,听到这也不高兴?”
“不,我当然高兴!踏青,出门,可高兴了!大哥真好啊,真是心思缜密,体贴妹妹的好大哥,小九可爱戴你了。你有没有让陈执事帮我在风筝上面画画和题诗?”华苓立刻乐了,最近秦教授离职的事儿一冲,她还没顾得上想这个。
踏青,也叫踏春、游春,是一项历史极其悠久、中原人都十分喜欢的初春活动。整个萧瑟的冬天都憋在房子里,一等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