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颌首,再次表示感谢。
“不过,你所求之事,我帮不了你。”许琛话锋一转,拒绝了戚夙容。
戚夙容却无失望之色,面上平静无波。
“哎?你说你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为何要像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头一般深沉?”许琛不满道,“看看你那表情,就不能表现得活跃点吗?”
“先生所谓的‘活跃’,是让学生表现出深渊大海般的失望,还是阴云密布般的沮丧呢?”
许琛指着戚夙容,又大笑起来。
片刻后,他道:“此事,我虽帮不了你,却有人能帮得了你。”
“何人?”
“翰林学士古胤古大人。”许琛笑道,“自从那次文斗之后,你便再也不曾出现过。阁老时常叨念,逮着我英书阁的人就问。他找不到你,便逼着季云他们参加琴棋书画比斗,弄得他们现在见到阁老便绕道走,哈哈。”
“真是难为我那几位学兄了。”戚夙容无奈地笑笑,“学生与阁老不过一面之缘,他为何对学生另眼相看?”
“阁老此人,行事随心,品性才华一眼立断。他喜欢你,便是喜欢你,没有其他理由,只因顺眼而已。”
戚夙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此事我只动嘴不动手,能否能到他的帮助,就靠你自己了。”
“多谢先生。”
回到家中,戚夙容细细琢磨阁老此人。他十年前便是翰林学士,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翰林学士,甚至到他辞官时仍是翰林学士。并非他无所作为,相反,他是尉国之所以能够稳固发展的大功臣之一,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古家乃尉国大族,比戚家的历史更悠久,人才辈出,声望极高。皇上可以动朝廷中的任何一名官员,唯独不敢妄动古胤。古家之所以能传家至今,不仅因为族中多人才,更因为古家的八字祖训:利泊权轻,急流勇退。古家人大多不重权势,率性而豁达,处事方式与许琛一样不拘一格,不同的是,他们懂得权衡利弊,待人圆滑。用俗语形容,那便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古胤好饮茶,喜欢舞文弄墨,性格古怪,不知如何才能投其所好。戚夙容有些伤脑筋,以古胤的身份,什么好茶没喝过?除非给他泡一杯前世师傅所饮的天湖山清雾茶,选用的茶叶是峭壁毛尖,水是云雾冰泉。可惜,就算现在有时间往返天湖山,也采不到茶叶,因为时令还未到。
既然如此,也不必准备什么礼物了,直接上门吧。
戚夙容第二天派人向古家递去了拜帖,午后便有了回应。
她身着男装,坐着马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