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府头上,立刻就参了国公爷与三爷一本,什么教子无方、治家不严,又说三爷私德有亏云云,尔后国公爷被圣上斥责,三爷也因此丢了官。
之后的十来年,两家几乎没有往来,若不是素珊回了京,孙家老太太逼着孙老爷去国公府接人,这两家只怕还继续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呢。
孙老爷在国子监任祭酒,名气甚大,地位甚高,但论起实权来,实在不如镇国公。加上他性子耿直暴躁,这些年来着实得罪了不少人,少不得有人在朝中作梗,三天两头地向御史台告状。
起先镇国公还冷眼旁观地看热闹,后来见他实在狼狈了,才忍不住出手帮忙——虽说孙氏已过世,但两家到底还是姻亲,不说看已过世的孙氏面子,家里头还有大娘子呢。
一来二去,孙老爷也渐渐有些明白了,路上见了镇国公,再不是以前那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模样,却又拉不下脸面,只远远地客客气气地瞥,直到晓得素珊回了京,这才赶紧禀了老太太,急急忙忙地接外孙女回府小住。
孙家上下心里头都跟明镜似的,不说倪家大娘子原本就在护国大长公主身边娇养大的,便是棵可怜兮兮的小白菜,进了孙府也得把人捧在手心里,要不然,不就是故意要坏了两家情谊么。
到了傍晚,胡嬷嬷领着四个丫鬟登了门,徐氏愈发地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那碧荫园的景致虽不算最好,却最是宽敞明亮,要不然,忽然多了这么多人还真住不下。若是挤到了素珊,孙老爷恐怕第一个不依。
素珊在孙府住得很是顺心,只是心里头想着长公主府里那位小少爷的病,琢磨了一晚上,第二日还是向孟氏开了口。因胡嬷嬷与崔嬷嬷在身边看着,她说话便谨慎了许多,只说是长公主邀了她去田庄小住,实在推辞不过。
长公主那可是当今圣上的亲姐姐,寻常人想攀附都攀不上的,如何能推辞。孟氏一听这事儿立刻就应了,不仅如此,还让管事安排了一辆好车,亲自将素珊送出门。
翡翠早跟长公主府打过招呼,故她们的马车还未上路,公主府便来了人接,孟氏顿时有些诚惶诚恐,但好歹也是有过见识的,面上还端着,不至于丢了脸面。
公主府想是事先打听过,知道素珊身边伺候的人多,足足备了四辆马车并十来个护卫,可谓是给足了面子。但素珊却是一脸淡然,淡淡地瞥了一眼,面上不见丝毫惊讶意外之色,显然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倒是许嬷嬷唏嘘感叹,到底是护国大长公主教养出来的姑娘,这样的气派,整个京城也没几个比得上。
会汤山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