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第一帝国
首页

第4节

根基,这就是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和礼乐传统。从这个角度看,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几乎是不可避免和无法替代的。而且,当儒学取得至尊地位并深入人心后,帝国时代的核心价值也产生了。

这就是三纲五常。

此事的意义当然极其深远,也许只能从长计议(详见本中华史第九卷《两汉两罗马》)。问题在于,儒家学说与帝国制度原本存在冲突。原始儒家尤其是孔子,可是主张封建制的,帝国的制度却是郡县制。那么,汉帝国之所独尊,还可能是儒学吗?

新儒生

登上两汉历史舞台的,是新儒学。

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董仲舒是因为汉武帝下令策问古今治乱之道,才进入皇帝视野的。正是在这次对策中,董仲舒提出了以思想大一统维持政治大一统的主张,明确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由此产生的功过是非,也往往算在此人账上。

然而在司马迁的时代,董仲舒的地位并不高。他被看作诸儒的一员,在《史记》中与他人合为一传。到班固的时代,董仲舒才脱颖而出,被推为儒首。他的“天人三策”也才载入史册,成为历史转变的里程碑。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独尊儒术并非汉武帝一时之事,更非董仲舒一人之功。事实上,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深远影响,也要到后世才显现。武帝时代改写历史的,不是新儒学,而是新儒家,或新儒生。

新儒生的代表人物,是叔孙通和公孙弘。

叔孙通原本是秦帝国的博士,在二世的时代供职于宫中。这说明秦始皇其实只焚书,不坑儒(所坑为术士)。焚书的目的之于文化,也不是毁灭,而是垄断。所以,陈胜吴广起义后,被秦二世叫来问策的,是一群儒生。

儒生都是书呆子。他们的对策,是出兵镇压。

二世闻言,脸都绿了。

叔孙通赶紧上前说:天下一统,四海一家,明主在上,法令在下,哪有什么人造反?小偷小摸罢了。

秦二世龙颜大悦。

相关小说

刘家的奴妻 历史 /
刘家的奴妻
风吹雨成花
架空偏现代,虽然大方向男女平等但很多乡镇和农村里出来的男女还讲究古老的那一套,...
100971字10-13
怎知春色如许 历史 /
怎知春色如许
向阳葵
文案: 前世诸王造反,汴京大乱,姜家不受宠的六姑娘姜杏之死在了逃亡途中。 ...
416613字09-24
被顶流逼婚的日子[穿书] 历史 /
被顶流逼婚的日子[穿书]
鸣玉珂兮
" 《被顶流逼婚的日子[穿书]》作者:鸣玉珂兮【完结+番外】  文案:  「黑夜...
287534字05-25
穿书后我桃李天下 历史 /
穿书后我桃李天下
刘慕晚
" 暴躁学渣顾曦穿书后,成了花瓶女配,还是一群“刺头”高中生的班主任。  学渣...
457588字07-10
师傅你好香啊[女攻] 历史 /
师傅你好香啊[女攻]
红叶云
" 人人都说李攸宁忘恩负义,罪大恶极。不仅勾结邪魔谋害玄霄满门,还在师门倾覆之...
457085字07-11
公子千秋 历史 /
公子千秋
府天
公子千秋是府天作者的最新小说,公子千秋小说网提供公子千秋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3086539字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