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认为朝廷真心需要这两万兵力。这只是个找个借口罢了,一个冠冕堂皇为国为义的借口。
宝鸾冷静道出自己的来意:“送我出凉州。”
武威郡公以为她害怕,怕就这么被嫁了,立马劝慰:“公主不必忧心此事,有六皇子在,迟早会替公主解决这个烦恼。”
宝鸾坚持:“我不想待在这,送我去边镇军营,我想去他那散散心。”
哪有人去军营散心的?武威郡公下意识就要摆出几分元帅威严,宝鸾比他更快端出公主的架子:“难道郡公想亲自筹备和亲送嫁之事吗?我相信六皇子定会感谢郡公在其中出一份力。”
“臣不是这个意思。”武威郡公话音刚落,宝鸾又道:“哦,原来郡公不愿替朝廷出力。”
武威郡公第一次觉得这小女郎难缠得很:“公主何必为难臣?”
“我不是为难郡公,而是在帮郡公。郡公不能一直回避周侍郎,更不能惹怒我六兄,像上次的冰雕宴,若再多来几次,就算郡公无心沾手和亲之事,也会惹得六兄他不高兴。”宝鸾认真阐述其中的利弊。
“郡公不是早就知道了吗,六兄与我之间,可不仅仅是寻常的‘兄妹情深’。”她放缓语调,柔声道:“郡公若不放心,可以派元小将军相送,待我到了六兄身边,我会告诉他,是我以死相逼,郡公百般无奈,只好送我前去。”
第111章
寒冬笼罩陇右,茫茫草原的刺骨冷风中,西北军中的单小将军好似天上一颗将星下凡,依旧不余遗力地闪耀着光芒。
一场闪电似的快袭,一场别开生面的迂回战,再加上一场迅猛的长途奔袭,打得周边部落闻风丧胆。狄戎善骑兵突袭,而单小将军也以骑兵见长,短短两个月,他不仅收复了石城、于关、疏勒等失地,而且还俘虏斩杀敌兵超三万人。
与此同时,朝中形势日渐明朗,多年不曾当众问政的太上皇再一次展示他的强势,以雷霆之势主张攻打吐蕃。
朝中主和派皆是圣人与皇后的人,对于太上皇的决策,他们极力反对。御史台漫天的弹劾和新旧两派的你来我往,长安局势之紧张,不亚于上次废太子一事。
疏离已久的天家夫妇迅速重归于好,一致对外。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什么。
万万人之上,仍有一人,即使他已经老去,即使他不再临朝,可只要他想,仍能一手遮天。
对于圣人而言,太上皇好似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利刃,这把利刃选择了他,让他登上九五之尊的位子,可这把利刃同样也让他成了一个傀儡。为了摆脱傀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