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没有免了田税,恐怕很大的可能就是还要交粮食给官府。
对于农户们来说,是雪上加霜。
教了粮食,留给自己家的,就所剩无几了。
绣铺老板对李梨花说道:“我为啥不在家里好好的种地,还要开这个铺子,还不是因为种地不容易?看看今年,这收成肯定要打折扣的,我开这个绣铺,自己能赚到钱,用赚的钱再买粮食,比我种地要轻松多了。再有,我开绣铺,也能认识一些人,这些人我说出去别人想打我铺子的主意,都得掂量掂量一番。都说商户的地位低,可是谁过的好,睡过的坏,大家心里清楚,我又不要让我的儿子去考取功名,当个商户又怎么了?等我有了多的钱,有的是官家的小姐要嫁给我儿子。”
刘大姐觉得能吃好喝好才是关键的,说什么士农工商,当农夫有什么好的,看看,现在这样下去,不知道多少人家要卖儿卖女呢。
“今年的牙婆生意肯定好。”因为粮食不够,所以很多人家就只好把年幼的儿女给卖了。
“我看你们不妨这个时候,买点儿人,这个时候价格也便宜一些,你这双手,腾出来,不就能另外赚钱了吗?天天在灶台上打交道,也浪费了你这双好手呢。”
买一个婆子也才几两银子,这李家妹子做几个针线活儿就赚回来了。
李梨花摇头,说道:“我家里的事儿,大姐你也知道,真的要买了婆子,我婆家的人知道了,还不上门来闹腾?与其这样,我不如自己动手,好歹也能保持个清净。”
这倒也是,李家妹子的婆婆可是个泼妇,一个没有影的院子,都能过来闹着要。
真的要买了婆子做饭了,那还不闹翻了天了?
“那你们就一直这样下去?”得了钱不能用,可真是糟心那。
“等过段时间再说。”她可绝对不会一直自己做饭的,买婆子也是早晚的事儿。
赵婆子为什么敢来闹腾,还不是因为他们无权无势的,加上仗着是生了赵水生的亲娘,所以有恃无恐的。
过段时间,说不定他们还不住在这镇上来了呢。离得越远,就越方便。赵家庄的日子,她是一点儿也不想过了的。
李梨花早就跟绣铺老板说了的,那个富贵牡丹的屏风绣好了,这一年都不接活了,实在是要为眼睛着想,不然现在眼睛用多了,以后成了老花眼可就得不偿失了。
刘大姐倒是真心想要李梨花再多做几件绣活,可是人不能言而无信,特别是做生意的,也只好作罢。
何况,这绣活啊,是越少越精贵,越不容易得到,越是人要的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