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大清早,林早早出生了,因是早产,又是刚打了春,林卫国给她取名早早,早春出生的早产儿,这名字在当时可不觉着好,几十年后一听,倒是比当年流行的女孩名字,例如‘冬梅’、‘美娟’、‘秀英’之类顺耳不少,林早早因此一直都说她爸爸有先见之明。
林早早并未因早产得到特殊照顾,林卫国父母都不在身边,赵国兴兄弟姐妹五个,和她同年出生的便有两个表妹,一个是赵国兴双胞胎妹妹赵国荣的女儿,一个是赵国兴哥哥赵国权的女儿,所以林早早外婆王清不过照顾了赵国兴两个月便匆匆去了她舅舅家。
赵国兴独自一人带着林早早,出了产假孩子没人带,两口子实在没办法,一狠心,将不满半岁的林早早送去了厂里职工托儿所,中午接回来下午再送去,送去前喂饱奶,半上午半下午再骑自行车去托儿所给孩子喂奶换尿布。
托儿所里都是厂里职工孩子,像林早早这般大小的不在少数,两个老师哪里看的过来,就将不会爬的走的往围栏床上一放,这么一躺就是一整天。孩子哭了尿了都没人管,有时拉一裤子,就那么糊在屁股上,也只能等到赵国兴来了再清理。
当然,这些事儿林早早哪里记得住,都是后来赵国兴告诉她的,说的时候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心酸的不成样,倒是林早早毫无感觉,天方夜谭似的,她当时还不记事呢,哪会记的那些。
林早早一岁时,正赶上林卫国老家发来电报,他外婆病危,林卫国自小是外公外婆带大的,自然要回去看看,他向厂里请了探亲假,想着结婚连孩子都有了,媳妇还没见过公婆,实在说不过去,便带着赵国兴和林早早一同踏上了回乡之路。
先坐客车到墨城,从墨城坐长途客车到迪市,一千多公里路,从天山以南翻到天山以北,这一路就得四五天,再从迪市买火车票,林卫国为了省钱,买了两张硬座,孩子还小,倒也确实用不上座位。
绿皮车火车速度慢,里头环境也不好,一到晚上硬座车厢里就有人脱了鞋子钻到座位底下睡觉,那脚臭味简直能熏死人。
坐着熬了两天,赵国兴熬不住了,林卫国道:“要不你也下去睡会儿吧,抱着孩子一起。”
“行,你把行李拿出来,我下去睡正好你躺在座位上也能眯会儿。”赵国兴朝下一瞧,座位底下正好没人,也顾不上臭。
这次回老家,林卫国带的行李并不算多,上头行李架上放了一个大背包,下头小包里主要是吃的和梳洗用品,还有林早早的一些小衣服裤子,以备不时之需。
林卫国拿出小包放在座位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