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屯垦生活》
作者:琉光飞舞
阅读指南:
1、这是一个屯垦戍边,军垦后代八零平凡小人物的成长史和创业史;
2、女主和女主一家的日常生活琐事,没有太多大起大落的情节;
3、没有金手指,不是爽文,一切全靠自己,且男女主并不完美,两人自小认识,并相互影响扶持着渐渐蜕变成长;
4、塞外生活,文中有些剧情参考作者君童年生活,在很多地区可能不会发生;
5、文中地名及部分情节乃作者根据实际经历杜撰,请勿喷,勿考究,勿代入;
6、屯垦戍边:读音:tun kěn shu biān 。屯垦是驻扎下来开垦田地的意思,而戍边顾名思义就是在边疆守卫的意思。
第1章 军垦三代人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这是五十年代主席对驻疆部队发布的命令。
因为这个命令,解放军驻疆官兵10万余人脱下军装,集体就地转业,扎根天山南北的荒漠戈壁,开始艰苦创业,开荒种田。
林早早的外公就是这群不列入军队编制,不穿军装的戍边队伍中的一员,编入农一师九团,分配到昆岗地区屯垦戍边,后来,林外婆王清从老家过来昆岗找林外公,一家人算是在边疆扎了根。
70年代末,林早早的妈妈赵国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团里统一分配到连队种地,当时的昆岗地区经老辈人开垦,已有良田万亩,可机械化设备不足,多是靠人力种地。
然而,种地从来都是最辛苦的活儿,插秧浇水,除草拾花,盛夏面朝黄土背顶骄阳,深秋望月而出披星而归,赶上夏秋季大半夜浇水,那蚊子真能把人生吞了。
赵国兴家中兄弟姐妹五个孩子,就靠林外公一个人的微薄工资过活,那可是抠到了骨头缝里,赵国兴从小到大就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不是捡姐姐穿小的,就是捡人家不要的,上学时丢个铅笔怕挨打连家也不敢回,没有红头绳就将电线芯子抽出来用外头的红皮子绑头发,苦日子过多了就盼着赶紧工作,想着自己挣钱就能过好日子了,哪知工作后辛苦不说,工资也没几个,所以她一直很羡慕团部工人,能按时上下班工资也不低。
后来,在林早早外公撮合下,赵国兴嫁给了机耕二队作业站的技术员,也就是林早早的爸爸林卫国,林卫国六岁时家里穷的吃不上饭,随外公外婆来昆岗农场种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