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眼疾,眼珠发了灰浊,视物尽皆模糊重影,这会子却好像一夜之间康复了,他心头已明白,不由愈发锥痛难受。
“禝儿。”
“父皇,儿臣在。”
走过去,绝不僭越龙床,双腿吻地跪在床下。皇帝目光似望着远处:“朕又梦到你皇祖父了,就站在那殿中,还是那般伟岸魁卓,严厉的目光看着我,眼底尽是失望。”
太子握住那瘦骨嶙峋的手,劝道:“梦境无真,皆为所思所想幻化,无须在意。”
皇帝眼角淌出了一道清泪,黯然道:“太宗一代圣主伟君,平定内乱,奠定国基,四征蛮夷,六伐幽蓟,我知道,我做的很不好,叫他在天上不安心。”太子道:“父皇是仁君。”
皇帝道:“朕知道,你会做的比为父好。”
殿中静谧,只闻得铜漏滴滴。
错金九龙绕踞灯柱十六座,烛化无声,火苗随风轻曳,上贡的鲸脑油蜡如婴儿小臂粗,那鲸鱼脑油本无色无味,只因生长于海水,不免有些微腥,又灌了炮制去毒的马尾松脂,成蜜色半透明,膏润厚腻,如新破璞的上好鹰潭羊脂金蜡石,潋滟一室明昼,凝垂着金色的泪。
太子语声坚定:“儿臣不求立下丰绩伟业,但求边关无狼烟,国中无奸佞,社稷安泰,吏治清明,百姓丰足衣食。”
皇帝热泪潸然,反握住太子的手,摸着那墨玉扳指:“儿啊,这些说来容易做来难啊!难如登天!”
手上颤抖着,就那样孩童般痛哭了一阵。
噎着声道:“太宗逢国难必御驾亲征,战不旋踵,寸土必争,洒遍了热血,身上大小伤十几处,稳固的边关固若金汤,身后却落得个穷兵黩武,不顾百姓生计,被史书工笔讨伐。
朕以眇身,祇承宝祚,庶子承继大统,算不得根正苗红,上位之初便立誓,倒置干戈,不动刀兵,做一守成之君,仁德文治天下,轻摇薄赋,耕桑治农,让百姓修养生息,这十几年来,呕心沥血,岁入翻了两倍,可结果如何,依旧被他们骂,是无为无能之君。
难啊,你的志向为父如何不知,为父这样的皇帝,这样的作为,这十几年下来,只觉抽筋拔骨的累,你的路只怕比父难上百倍千倍!等到坐到这个位置上,就会明白,这九五之尊的宝座,是一火海刀山。”
太子也垂下了泪,呼吸似有万钧重:“儿子起誓,春蚕剿丝,蜡炬成灰,势必燃尽自己为己任。”
皇帝拍拍他的手背:“吾儿擎天立地,为父甚慰!有你这番话,我赵家的基业尽可托付了。”
太子拿着帕子为父皇拭去泪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