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笔钱用于购买树苗,给志愿游客种树,所以性质可以直接定义为‘国家出资’。
又因为是‘国家出资’,所以苏酥给志愿者们采购树苗时,直接排除了有经济价值的果树,避免有经济和道德纠纷。又考虑到虽然沙子替换成了黑土,但沙漠中的天气少雨,所以最后选择了美观又耐旱的胡杨树苗。
而苏酥本人也不是毫无收入,她还有一份和国家签订的补充协议,凡是用到沙漠中的黑土,不管是种树、种庄稼还是搞养殖业,都属于治理沙漠范畴,国家都会付给相应的黑土费用。
胡杨树苗比沙柳树苗贵,再加上技术指导的费用、工具费用、交通费用等,其实只用国家补助的费用是远远不够的,但苏酥为了避免一块牌子写不下,干脆简写成‘树苗国家出资,后期养护星坞小镇负责’。
站在临时搭建台子上的六位成员,听着导演慢慢介绍着荒坞沙漠,介绍着黄溪村的历史发展,看着老一辈人曾经种树的艰苦条件,所有人的眼里都含了眼泪。
导演:“我们将于明早出发,前往星坞小镇指定沙漠地点,将这批666棵树苗全部种下,祝愿荒坞沙漠的治理能顺顺利利,祝愿星坞小镇的发展能顺顺利利。”
话落,一直等待在摄像组旁边的工作人员,抱着一捆捆树苗走了上来,放到了台子上。
六位嘉宾一边鼓掌,一边忍住泪意,挨个表达了对三代种树工人的敬意,和对星坞科技高科技治理沙漠方法的支持。
当晚回去之后,六位成员都是辗转反侧,干脆拉了个小群聊天,把今天晚上因为感动而憋在心中的那股劲儿全部说了出来,小群聊到深夜,众人才堪堪睡下。
第二天一早,导演组就挨个房间敲门,组织成员们抓紧时间洗漱穿衣,前往星坞小镇的入口处,乘坐小镇特别提供的种树专线大巴车。
车辆从星坞小镇大门出发,一路平稳行驶在地砖铺就的路面上,带着众人领略了沙漠风光。
回头再从车尾看向已经渺小的星坞小镇,更觉得它是沙漠里建出来的一座奇迹建筑。
大巴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六位成员依次下车。
眼前是一片约有上千平方米的黑土地,周围是高高的黄沙,比一人还高。把这片黑土地衬托的,仿佛是一个盆地、一个黑土坑。
对于这种情况,导演组也特别做了解说:“这些黑土全部都是由星坞科技的高科技设备转化而成,因为沙子与黑土转化率极低,取沙量和黑土填充量不平衡,所以这里的黑土地现在看起来是一个坑的造型。不过以后这里的黑土会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