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她家隔了两条路的王大娘,四十多岁的王穗英许是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时间太多,出门跟人说话总是怯怯的不自信。
苏酥记得村长刚刚写得名单上就有王穗英的名字,于是点头:“王大娘可以报名,如果是想开餐厅,以你的厨艺完全可以通过申请。只是你餐厅的菜单和菜色都得按照我们设计的来。你能接受么?当然,我们制定菜单的时候,会根据你擅长的来,不会瞎写。”
王穗英连连点头,“我能接受的。我来之前娘就告诉我一切行动听你和村长指挥。我娘还说现在旅游业是国家在大力发展的,跟着党走总是没错的,我们要响号召,才有好饭吃。”
‘一切行动听指挥’、‘跟着党走有饭吃’,多么有年代感的口号。王大娘的母亲和苏奶奶一样,是当年的下乡知青被分配到了黄溪村这边,最后因为城里无家可归选择留在了村里。这些人为国家奉献了大半辈子,国家都没有忘记过,前段时间还给种树工人们涨了工资待遇。
……
国家确实没有忘记过曾经为祖国建设奉献过青春的老一辈。
苏酥的计划书通过旅游部审议后,递交到了国家领导人手中,等待最终指示。
领导人带上花镜,认真把计划书从头到尾细细翻过:“祖国的未来,还是要寄托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啊。”
又问:“咱们上一个扶贫计划实施起来花费了多少资金?”
这事不归旅游部管,但都是天天出现在新闻里的人,对这些数字张口就来:“上一个计划实施了26个有扶贫任务的非贫困县,脱贫攻坚共计投入了76亿。”
还只是前期投入,未见明显成效。底下人正在打申请,申请国家加大力度,追加投资。
领导人点了点计划书中的一页:“免租金、免土地费用,国家不用出一分钱,全是小苏同志自己承担,这比咱们开展的一对一点对点力度可是大了太多。而且我记得黄溪村这个地方,早些年可为京市环境治理做了不少贡献,现在能有这个机会全村一起致富,咱们一定要追加政策大力支持。”
“只是申请停薪留职一个种树工人的职位,还是出于给村里人留后路的考虑。跟小苏同志的付出相比,这实在是一个小小的要求。”
旅游部部长点头。荒坞沙漠种树工人的职位,别说停在那里一年,就真是停到人退休年龄,也不一定有人能眼馋,那工作太苦太累,要不是黄溪村地理位置比邻,又是祖祖辈辈的接班,还真不定有人会选。
只是,这个事再小,也不是旅游部该管的事,所以他才会借着给领导人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