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它靠什么盈利?”
“你还看不出来?它根本不盈利。”我爸吸了口烟,指着上面的报价和原来分公司的报价说:“你对比下价格,几乎都是踩咨y某杀炯圩叩摹n液湍憬愦蟾潘懔讼拢绻靠鞅纠炊褚獯叨┗跎蹋馐啄甑目魉鸫蟾攀窃?00万左右,但由此牵制导直本┓止究魉穑沟退遗瞥鍪鄣募鄹裨偈展汗矗渲械牟罴壑辽倩嵩?000万,还不用说他接手之后重新提价的盈利。”
“意思就是,这家永澜商贸是刻意让北京公司造成没有订货商,从而压低挂牌价再去收购?”
“对。”张欣点点头:“挂牌时间下周五就到,如果再没有其他公司去竞价,北京分公司就会被永澜商贸收购。”
如果永澜商贸真和张厚年有关系,我相信凭他的财会知识自然能算到这些帐。而在分公司挂牌之前,正是张厚年在那边全权负责,这时间上绝对不是一种巧合。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永澜商贸就是张厚年他们用来转移所有账目的空壳公司吧?”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但从时间上看这种可能性特别大。”张欣又重新换了另外的一张资料:“你看这个,张厚年在北京分公司负责那段时间提高出厂价的批文。这就很蹊跷了,他去的时侯分公司已经被挖走了不少的订货商,他不但不想办法去挽回客户,反而还提高出厂价。”
“可是他不担心陈亦梅查出来?”
“不会。”张欣指着另外的一张纸说:“这上面是加工厂所有供货商的涨价通知,通过我们调查了解到,这些涨价通知其实就是伪造的。”
果然,张厚年能这样明目张胆的对北京公司动手脚,看来早已是策划得很精密,他的目的不过是想把陈亦梅的资产顺利的转到自己名下。我想当了这么多年的傀儡董事,他想要的不过就是在有生之年,让自己家产丰厚的光鲜一把。
这次我爸和张欣在北京的收获确实不少,甚至还找出了永澜商贸这家公司的注册信息,还有刚用这家公司的名义从海关过来的一批货。张欣把从海关拿到的进货单放到我面前:“柯安你看看这些产品,是不是你都认识的?”
看到单子上的产品顿时欣喜若狂,上面的产品正是上次雷希交给我做策划的那批。在当初签合同的时侯我记得很清楚,按照公司的规定实际上要对方以公司签,但雷希当时说这批货是她接受的处理货品,销售渠道也是走电商所以没有公司。现在看来,她显然是为了不让我沿着产品这条线查。
只是我记得张勋提醒过我,这批货为什么一定要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