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安姐会主动提这个,当下不免有几分感慨:“三姑娘,二姑娘这是真真为你好,你好好去学吧。”
“……妈妈,我总觉得这不像是真的。”
“是真是假,你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自然是真的,虽然一开始没同杨氏商量过,但安姐知道她的性子,也知道她对这个管家其实是有些惴惴的。早先在江宁还罢了,来到京城,杨氏总免不了为自己的身份自卑,管起家来也有些没底气。安姐因此事也和她聊过,她自己也说不明白:“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就是一来到这京里,总觉得处处都受约束,就怕自己做不好呢。”
安姐过后分析,觉得一,可能是因为杨氏留下的影子太深;二,则是高老爷的官职不够大。
在江宁,高老爷可以说就是最大的官,她就算是个妾也没什么好畏惧的。而在这京里,高老爷真不算什么,杨氏也就畏手畏脚了。别的不说,她一个妾主持中馈,总是有些底气不足的。从她的话音里安姐能够听出,她一方面舍不得离开她,另一方面对去广州也是有一定的向往。不过真要让她选择,当然还是留在京里能时时见到她的好。
同样的,安姐也有些舍不得离开杨氏,但看现在的情况杨氏说不得是要一起去了,不说别的,就是主持中馈就要有人。何况杨氏同高老爷现在的感情还不错。
至于说培养静姐,倒没有别的什么目的。一是觉得是时候了,再怎么说静姐的年龄也到了,她再说不嫁人也不能当真;二来,原因就比较复杂了,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因为轩哥,她真没想到这个弟弟在背后会这么维护她;二来也有些是因为朱抵——她都这么做了,静姐总不至于看不出她的用心吧,若她还是不识好歹,那她以后也可以不用搭理她了。
事实证明,静姐虽然蛮横了些霸道了些,却是知道好歹了。之后再看安姐,虽不至于恭恭敬敬,却总不是横眉冷对了,说起话来也比较正常了。
高老爷看到这些变化心中欣喜,对杨氏道:“我这辈子有三件得意的事:一,深受皇恩;二,得中探花;三,妻女皆优。二娘子,安丫头真是比一个哥儿都更令我有光彩啊。”
听他如此夸安姐,杨氏自然非常欣喜,不过就像天底下大多数的中国家长一样,在别人夸自己孩子的时候,总免不了要谦虚一二:“这丫头,就是性格太硬,以后到了南安王府,我真担心她……”
“不妨。女儿过的如何,一看命,二看运,三看自己的本事。咱们丫头本事是不缺的,而这运,我看也不差,那个朱抵对她总是好的,至于这命,就要看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