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旬方得了独子,亦即凌孟祈之父凌思齐,娶妻范阳卢氏之女,后者当年曾有“范阳第一美人”之称,一年后生凌孟祈,想来凌孟祈的好相貌便是承继自其母了。
身为阖家上下翘首以盼多年的长子嫡孙,凌孟祈本该受尽万千宠爱才是,但因其母在生下他的第二年因病亡故,其父次年便续娶了另一位赵夫人并很快生下次子,以致凌孟祈在家的地位一落千丈,尤其是在凌相去世以后,因凌思齐不喜长子,泰半时候都对长子不闻不问,又涉及到爵位传承问题,赵夫人渐渐开始明里暗里对凌孟祈使起坏来,几次都害凌孟祈差点儿活不下去,饶是如此,凌思齐依然对长子不闻不问,凌孟祈在家的日子比个下人好不到哪里去。
还是凌太夫人见儿媳闹得实在不像了,儿子又始终不管,怕再闹下去,白折了长孙的性命,想起当年凌相与老定国公交好,且二人当年还曾于酒后指腹为婚,说将来定要结儿女亲家,儿子一辈没有合适的便结孙子一辈,若是孙子一辈再没有合适的,便继续往下推,并交换了信物,遂修书一封,让凌孟祈带着进京来投奔定国公府。
信上也并没说让老国公爷履行承诺,将孙女儿许给凌孟祈的话,只说凌孟祈不得父亲看重,若再留在临州,怕是一辈子都不能有个像样点的前程了,求老国公爷看在昔年与凌相的情分上,稍微照管提拔凌孟祈一番,并帮他娶一门媳妇儿,让他这辈子虽不至于大富大贵,只要能平平安安的过完也就罢了。
这才会有了年关下凌孟祈独身一人上京来投奔定国公府这一出。
以上这些资料都是陆明萱根据这些日子自丫头婆子们口中听来的信息初步整理出来的,当然并不是陆明萱有意要听这些,实在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空翠阁上下包括陆明芙都在关注着凌孟祈,她想不听都难;而为何要将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倒不是陆明萱对凌孟祈有什么想法,却是她始终觉得前世一定在哪里见过凌孟祈,且事情还颇要紧,只不过如今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但并不意味着她一直都想不起来,万一她哪一日就忽然想起来了呢?如今能多了解一些也算是有备无患。
至于那些丫头婆子们都是从哪里打听到这些凌家秘辛的,陆明萱就不得而知了,上一世的经验告诉她,千万别小瞧了这些底层人,她们自有她们的消息渠道,用好了往往能事半功倍,但往往坏事的也多是她们,这便是老话“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的由来了。
她只知道,自得知了凌孟祈虽身为广平侯的嫡长子,却极有可能承袭不了爵位与家产,甚至连家都再回不去,此番进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