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高。
与之相比,上大学还得念高中。高考要是失利,就只能上大专。大专看起来比中专学历高,可白白浪费三年高中时光。等你大专生去单位,人家中专生早就已经是“老干部”,坐稳了位置,大专生反倒成了“新人”。
就算高考成绩好,进了大学。那也得再读四年书,才能毕业找工作。这三年又三年的,农村乡镇人家哪里供得起。
大学毕业生国家也包分配,比起厂矿企事业单位,机关,报社,电视台的工作是清闲整洁多了,可拿的工资也不比企业单位高多少,有些福利还比不上企业。
就算继续深造,成了专家教授,收入也没有太大的提高。
等到九十年代,下海浪潮冲击下,无数人靠着做生意倒买倒卖发了大财,而那些曾经的专家教授们却依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以至于社会上都流传出“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类读书无用论,越发显得受高等教育划不来。
然而罗芙馨明白,这一切最终都将改变。国家建设离不开方方面面的人才,技术工人是人才,专家教授更是人才。想要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只有接受更高的教育,成为更优秀的人才才行。
她重生一回,怎么还能落人之后?
把自己心里的想法斟酌一番之后,她如实告诉了吴老师。
念中专固然是一条成材的捷径,可她想要攀登更高的巅峰。对农村孩子来说,尤其是农村的女孩,上大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为什么农村女孩就不能上大学呢?
难道女孩子的出路就只有结婚嫁人这一条?居里夫人能当科学家,撒切尔夫人能当英国首相,将来希拉里能当美国国务卿,妇女能顶半边天,她罗芙馨不比别个差。
小小农女,豪言壮志。吴秀华忍不住在心里为她喝彩。
有志气!有出息!更难得是有前途!这次中考陆桥镇够得上升学分数的不到一百人,名列前茅的学生无一例外都选择了中专,剩下分数够不上中专的大多选择了技校,只有寥寥几人选择了念高中。这还是家里人怕孩子放出去野惯了,宁愿关学校里好安心。
可见在一般乡村群众眼里,都觉得上大学不是好出路。主要是念书时间太长了,耽误工作,耽误挣钱。毕竟江城市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不错,孩子早点工作早点挣钱,也能减轻家里的负担。要是去念高中上大学,就得耽误好些年,不挣钱还花钱,太不划算。
可作为老师,她很明白上大学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
在她像罗芙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做过大学梦的。可惜家里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