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了艰难。
……
其实挖藕也和其他的农活儿差不多,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但一直弯着腰、腿脚泡在湿乎乎黏腻的淤泥里才是最累的。
任嘉骏没干过农活,虽然也有力气,身材也还很好,但运动健身练出来的,和被农活磨练出来的并不相同。
从一开始,任嘉骏的速度就落下了,没一会儿,他又感觉到了腰酸,他时不时就直起腰,用手没沾上湿泥的部分捶几下。
但他脸上的神色,却没有了之前的轻松。
……
一节节裹满了黑泥的莲藕被从泥里挖出来,等在岸边的秦嘉等人,则是把莲藕放到准备好的大盆里。
男人下湖挖藕,女人装藕,分工明确。
等装满的盆多了,秦嘉就打电话给了守在厨房的人,让他拧开了水龙头。
水通过长长的管道,从水管的口喷涌而出,被拿着水管的秦嘉对准了盆里的莲藕。
水流冲洗着裹着泥的莲藕。
莲藕身上的淤泥越来越少,露出了浅褐色的外皮,围观的人群中也爆了一声声的叫好。
这些莲藕是他们看着从泥里挖出来、用水冲洗干净的,对他们来说就是最放心的莲藕了。
他们迫不及待要买些回家自己做来吃了。
……
泥塘里的大家纷纷上岸,上来后,他们都把身上带着泥的防水服脱了下来。
秦嘉招呼围上来的人群:“大家排好队!排三队!”
等着买藕的人纷纷按着秦嘉说的拍成了三队,秦嘉几人也迅速安排好了分工。
秦嘉和陈娇娇、小狐狸三个年轻的负责收钱找钱招呼人,秦母、曹母和鱼庄里一个中年女人负责称重——她们用的秤是农村最常见的那种一秤杆一个秤砣的那种,这种秤村子里的年轻人们都有很多都不会用的,更不用说是城市孩子陈娇娇和小狐狸了。
孙翔举着自拍杆换了个位置,把秦嘉等人卖藕的场景收进了直播间里。
大爷大妈们迅速排好了队,开始买藕。
“老板,咱们这藕怎么卖的啊?”这消息还没公布,大爷大妈们都很关心。
“还是一口价,两块钱一斤。你们也看到了,咱们挖藕又是买防水服,又是请人的,两块钱一斤不能再便宜了。”秦嘉说道。
大妈对这个价没格什么意见,毕竟莲藕的市场价就在两到三块钱一斤,甚至因为他们这里不产莲藕,两块钱一斤都很少见,好多鱼庄的价格完全可以说很便宜了。
更不用说,这莲藕还没怎么质量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