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昨夜异石出土时,附近都感觉到了地动,恐怕民众心中惶恐,还望大人设法安抚。大年下的,千万别出什么事才好。再者沅水这次异动之后,河道恐怕会有所改变,说不定便会殃及周围的良田,大人也该及早做准备了。”
“是是是,微臣知道了。”知府大人连声应了,又道,“如今出了这种事,虽然是好事,不过民心浮动,群情激奋,恐怕会打扰到皇后娘娘,不如娘娘随微臣进城,就暂住在府衙之中,臣也好派人护卫。另外微臣会将此事上奏朝廷,等皇上的旨意下来了再说其他,娘娘意下如何?”
皇后一来临河,他就想把人留在城里了,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可结果皇后连城都没进,直接就去了宝珠寺。还真别说,苏云同虽然在临河生活了十来年,但是不该知道的人一个都不知道。所以对于苏云同的选择,这位知府大人实在是想不通,现在逮着机会,自然不遗余力的鼓动。
况且对于方才叫破皇后身份,他心中也有几分惶恐,自然想着戴罪立功,因此更加殷勤。
苏云同微微摇头,“不必了,本宫住在宝珠寺更自在些。况且本宫此次前来,带来不少侍卫,想必护卫宝珠寺安全无虞,请大人放心。再说千慧大师乃是得道高僧,附近的人都知道,等闲不会有人来宝珠寺打扰。”
知府大人见状,也不敢狠劝,只能失落的领着衙役离开,去安排这件事的后续了。
苏云同这才转过身,看向千慧大师。今日之事,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比较奇怪,但是又说不出来。但她直觉,千慧大师似乎知道什么。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刚才说出那么一番话来。
千慧大师见苏云同看向他,便捋着胡须道,“皇后娘娘可知,这临河乃是前朝皇城?”见苏云同点头,又问道,“那娘娘可知,前朝为何会定都于此?”
这个苏云同真的不知道。心想皇帝喜欢哪里就定都哪里了,难道还有什么讲究?虽然这么吐槽着,但她也知道,古人最是讲究风水,皇家尤甚。不管是国都也好,皇城也好,乃至于帝王陵寝,更是要经过种种堪舆之后,才会定下来。这么说来,莫非前朝定都于此,还有什么说头?
千慧大师伸手一指眼前的沅水,“临河城所临的河,便是这沅水。自古山水汇聚之处,皆是人杰地灵。这临河城则犹胜,正是因为有了这条沅水。娘娘大概不曾登高望远过,沅水九曲,近似龙行,前朝以为此乃龙气汇聚,天家气象,遂定都与此。”
后来本朝开国皇帝得了江山之后,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另选国都,然而这种说法,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