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她先前的解围,邵淮之思绪争斗了一分钟,还是接过了会议议题。
靶向治疗四个大字映入眼帘,邵淮之皱了皱眉。他在本科的时候曾经接受过李教授的亲自指导,靶向治疗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虽然这个会议议题目前看来不够严谨,但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
邵淮之终是答应了,好吧,我试试。不过就这一次,下不为例。
谢谢。郑荇露十分感激。
邵淮之拿出手机拨号,电话在响了接近半分钟后被接通,电话那头传来声音,淮之。
沧桑却又不失亲切的声音。
老师,您现在忙吗?对于李同泽教授此等人物,即便是自己曾经的导师,邵淮之也仍是对他保有尊敬的态度。
电话那头窸窸窣窣了几秒,像是在挪动位置,啊,不忙,淮之你有什么事要问吗?
面对邵淮之的时候,哪怕是在电话里,李同泽也是慈祥温和的,从来没有摆过架子。
也没什么,就是我今天听说了一场会议,会议议题是xx疾病的新型疗法,不知道老师对这个会议可还有印象?
你说这个啊,有印象的,怎么,淮之对这场会议感兴趣?李同泽语气中带着笑意。
邵淮之否认,不是的老师。事情是这样的,这个会议的负责人想见一下您,您今天或者明天有时间吗?
郑荇露?李同泽记得此人的名字。
是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才说:淮之啊,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同意参会吗?
邵淮之顺着问:为什么?
因为靶向治疗。李同泽语气沉重。
老师是觉得,这议题中靶向治疗选择的靶点不够严谨吗?邵淮之看到议题时也跟李同泽是一样的想法。这次会议议题的创新之处,就是在于靶点的选择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
尝试纵然大胆,可一旦脱离传统观念的束缚,其中利害究竟如何没有人能预料。
不仅是这个原因,这种疾病因为病因复杂,在治疗之初就已经将靶向治疗排除在外了。现在再提起,还是以如此不够严谨的形式发起,你觉得这会议里学术研究的成分能占多少?淮之啊,你还是太年轻。
李同泽语气感慨,邵淮之手中握着议题,微微收紧,那四个大字刺目,让他想起了一些往事,老师,我记得你曾经说过一句话:创造与想象,延伸科学的无限可能。这次议题虽然不够严谨,但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未尝不是一种可能性。
邵淮之顿了顿,又说: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错过了此次会议,那新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