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颇有威名的将军谢尹安一同领命,两人分别领兵出击,谢尹安刚跟匈奴打了一个照面,不料就被匈奴射杀了将近一半的人马,接着边战边退,一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战役过后,谢尹安身边的人马所剩无几,也有说几乎全军覆没。另一边,薛湛则大获全胜,杀死杀伤共计一万余敌人。
永康一百六十年,薛义出兵匈奴,薛湛冲当先锋,击杀敌兵三万,匈奴元气大伤,此次战役之后,边境三年内未再受匈奴侵扰。
他治军严谨,驰骋疆场多年,但凡他亲自带兵,奇兵绝谋、战无不胜,敌人无不闻风丧胆。
直到今日,但凡提起他的名字,匈奴无不色变,魏家无不敬仰。
他常年南征北战,早先薛玉娇与他交集不多,仅有的见面场合也不过是在有家族祭祀活动时,或者大军搬兵回朝时。而且即便单独撞见,两人也不过简单打个照面,话不过两句。不过虽然交集不多,但薛玉娇知道,他在金陵城里却是极富盛名的一个人。
细细想来,薛湛七岁就被薛义带到送到练兵场学习磨炼,十二岁投军。而也就是说,当年仅有七岁的薛玉娇,对他的印象仅停留在他十二岁那年。一个七岁的孩子,能记住多少东西,在薛玉娇的眼里,除了从别人口中听到的对他的褒奖敬佩以外,对这个叔父基本可以说是十分陌生。
而薛玉娇真正亲自接触了解到他本人时,距离自己七岁那年,转眼已过去六年。
当时已是镇北将军兼薛家军副帅的他刚刚平定边境班师回朝,入城觐见的精兵军队一路浩浩荡荡行过金陵主街时,薛玉娇站在人群中,遥遥望去,只见他身着黑衣大冠,脚踩黑色军靴,双目幽深。整个人脊背挺拔的坐在战马上,威武英俊,望入薛玉娇的眼中,只觉这个男人气宇轩昂,恍如战神!
这次大胜回朝,听闻薛义薛湛可能要在京中常驻一段时日,于是各大名门望族争相登门拜访,忠武侯府每日应酬送往宾客不断,家中可谓热闹了很长一段时间。
也是在这一段时间中,薛玉娇难免会经常碰见薛湛,有时是在自己被父亲叫去问话的路上,有时是在持书徘徊的廊檐下,也有时是在被薛玉芳纠缠数落的狼狈境况下……
也是自那个时候起,两人渐渐熟识起来,薛玉娇对他的印象开始由“听别人说”,慢慢变得具体了起来。
而接触最深的一次,是那次人山人海的花灯会上,与家人挤散的薛玉娇被乔装成魏民的鲜卑人趁机掳走。骚乱中,薛湛第一个发现后,单枪匹马追上去救她。
对方骑马冲出去数十里地,他便追出数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