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希望大家都能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这一次的集训是全封闭式的,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请自觉上交,等考试结束后,保证原封不动归还给大家。”
到底是专业的老师,即使心里再看不惯三中校长到处蹦跶找关系的作风,他也没继续借题发挥,而是很快将手里的卷子一一发下去:“三个小时,先做完的可以到我这里来领答案。”
等开始做题后,所有的人都安静下来。
能考到全省前二十的学生,谁也不是蠢人,即使有些人被自己学校捧在手里宠惯了,等卷子拿到手里的时候,也该明白什么才是他们聚在这里真正的目的。
这张卷子的难度不算特别大,知识点的涵盖量却出出意料的广泛。
第一步查漏,第二步补缺,第三步提高,这么多年下来,集训早已经被探索出一套高效运转的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通晓门道的老师看不上三中这种暴发户学校的原因。竞赛玩到最后,拼的可不是学生,而是师资,是成熟的专业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辅导团队,所谓的竞赛强校,依靠的正是这样在一届又一届学生身上提炼、提升出来的运转模式。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确实有打破常规的天才出现,可那种仅仅依靠自己的天赋就能超越用血汗积累下来的经验的天才,多少年才能出现一个呢?
啤酒肚老师正在翻开各个学校交上来的□□,突然眼前出现一团小小的阴影,随后那个清脆的声音响起:“老师,我来领答案。”
“你都做完了?”啤酒肚老师下意识看了一眼墙上的钟,心里一惊,这张卷子的题量没人比他更清楚,这才刚刚过去两个小时,都做完了,这怎么可能呢?
顾安宁点头又摇头:“会做的我都做完了。”
这话乍一听还有点别扭,可看了一眼顾安宁的卷子,这位老师就都明白了。
顾安宁的卷子很有意思,只要她做了的题目全部都完完整整算到最后一步写出答案,剩下有几题清清白白空着。
不像大多数人不会也要硬写上两个公式试图踩点得分,顾安宁的卷子就差明明白白写上大字,会的,和不会的。
“这几题的知识点我都没接触过,课后我会赶紧补起来,再找些相关的练习题刷一波熟练度。”
顾安宁不得不承认这一次的省赛她的运气确实不错,考试很巧地避开了漏掉的和没掌握的点,否则能不能进前二十还真不一定。
“现在我想先用答案先核对我做的题有没有差错,尤其是惯性思维上的,这也是查漏的重要部分。”顾安宁说完自己的情况,见对方拿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